河蚌[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学名:Unionidae)的一类动物统称,在一些地方称为蚌壳、歪儿,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技术的要点其实不多,因为河蚌很好养,只要有干净的水就行,水底一般都是沙子。比如说沙滩就是能常见到它们的地方。具体介绍如下:

河蚌养殖技术

1、水面不能太小,要求6000m2以上。如面积太小,水质环境变化大,不稳定,影响蚌的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河蚌养殖技术

2、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好2-3米,低于1米或高于5米均不宜养殖。

3、水源充足,且无各种污染,有毒物质含量不得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4、一定速度的流水(每种流速不超过0.1米),对蚌的生长与珍珠[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主要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而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的生长有利。生产实践证明,蚌育珠在有流水及其条件好的河、湖中,养殖一年可产珍珠5-8克/只,而静水水域中养殖3年才能产珠5-8克/只。

5、充足的阳光照射,能够直接产生热效应,从而为育珠蚌及其饵料生物提供能量能源。光照对珍珠的颜色及其光泽也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可增加水中的溶氧,又可促进水体的运动和热量的传递。

6、育珠水域土质以粘土好,河土次之,黄土、砂泥土差。池底要有适当淤泥。

7、PH值在7-8是透宜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质的分泌。

8、溶氧一般夏季水体要大于5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升,冬季要大于3毫克/升。

9、蚌水域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以30厘米较好。

10、蚌对水温的适范围为18-28℃。

11、水体中无机盐的含量以钙离子重要,因为钙是珍珠和珠蚌贝壳的主要成分。通常要求水中含钙量在10毫克/升以上,当水体中含钙量低时,可通过施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来解决。

12、氮是一切藻类生长必须的营养之素。氨氮含量高说明水体比较肥,超过2毫克/升,说明水体污染较严重,对蚌的生长和成活有影响;当氨氮含量低于0.1毫克/升时,说明水质太瘦,不能满足天然饵料增殖的需要。

13、**酸盐含量应在0.01-0.1毫克/升之间。含量超过0.1毫克/升就会出现蚌珠生长缓慢或死蚌现象。

14、养殖水域应无水生维管束植物,以防其与育珠蚌的饵料生物争夺营养。对于一些敌害生物如虾、蟹等也应及时清除。

河蚌的管理

俗话说三分养七分管。经过手术的河蚌生长过程中,体质比较弱,要经常检查一下,发现死蚌要及时清除,以免影响其他蚌的生长。同时还要注意一下蚌的位置,保持它们仰天朝上的姿势。为了不影响生长,还应及时将附着在壳体上的污物清理。

如育珠池塘水质清瘦,要及时施肥。肥料可用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或化肥,或二者兼用。有机肥以鸡、鸭、鸟类的粪便为好,使用前需加1%生石灰或发酵腐熟后施用。化肥主要是尿素和过磷酸钙[又称普通过磷酸钙,简称普钙,是用硫酸分解磷矿直接制得的磷肥。](用量比1:2或1:3),两种混合加水后泼洒,做到量少、次多,一般每亩用尿素1千克、过磷酸钙3千克。还可泼施豆浆(饲料与肥料)。同时施用钙肥(生石灰),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以上就是河蚌养殖技术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河蚌很好养,但是想养珍珠就不那么容易了,要珍珠蚌才能养珍珠。还要注射珍珠粉,加上丰富的养殖经验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