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气温开始逐渐下降,秋季也是鱼类育肥与收获的重要季节,因此,加强秋季饲养管理,可增强鱼的体质,为鱼类安全越冬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夺取渔业高产丰收的关键措施。那么。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适量投饲。秋季气温虽逐渐转凉,而鱼的生长仍然较快,尤其是鱼体的增重更为明显,因此,抓好饵料投喂对确保水产品养殖产量和效益有重要的作用。
二、施肥[施肥,是指将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喷洒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养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农业技术措施。]求精。早、中秋水温仍较高,鱼类吃食[吃食,指食物;特指饭菜。]旺盛,耗氧量大,水质易变化,因此,施肥要量少次多。晚秋水温渐低,有机物分解慢,肥力持续时间长,施肥要讲究量少求精。以主养滤食性鱼类的池塘9月~10月以施无机肥为主,而在10月份以后应以施有机肥为主,每20天左右一次,保持水体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30厘米左右。
三、水质管理。养殖池塘尽可能地做到每隔20天左右换水一次,边进边排,每次换水20~30厘米;每月一次小球藻、藻神、酵母蛋**、活力硅藻种,平衡水体营养;要施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复合菌、EM菌等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以降低**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过高等因素对水体造成的危害;配备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的池塘,在晴天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开动增氧机,促进表层水和底层水的循环,使溶氧均匀合理,增加鱼类食欲和抗病能力。
四、防治鱼病。立秋之后鱼病将进入又一个流行高峰季节。因此,掌握秋季鱼类发病规律,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积极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五、加强巡塘[巡塘是对养鱼工作的综合检查,通过巡塘可全面了解和掌握池、鱼状况和生产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每天坚持早晚巡塘,查看鱼类活动和吃食情况,查测水色、透明度、PH值;及时捞掉腐草、残饵,消毒清理食场;注意防逃、防盗。进入秋季,河蟹、甲鱼、常规鱼等基本长成商品规格,河蟹、甲鱼并有上岸吃食、外逃现象。此时应加强巡塘,防止逃逸和人为偷盗,避免利益损失。
六、注意防寒保温。多数鱼类的生长都有一定的适温范围,过低的温度不仅鱼类不能生长,鱼的生存都受到威胁。因此,深秋季节一定要加深池水,保持水深1.5-2米。对存塘鱼有防寒和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