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虾油内的聚缩虫(Zoothamuiumsp.)、钟形虫(Vorticellasp.)、吸管虫
[吸管虫(Suctorida)原生动物的统称,包括淡水和咸水的种类。](Acinetasp.)和*甲藻(Gymnodiniumsp.)、膝沟藻(Gonyaulaxsp.)、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ns)、丝藻(Ulothrixsp.)等寄生原虫和藻类大量附着在对虾的甲壳、鳃部及附肢时,便会破坏对虾的气体交换、游泳、摄食
[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和蜕壳机能,使池虾生长停滞。有些症状在虾池
[虾池是江苏省东台地区的传统小吃。]缺氧时可引起大量死亡。
病虾鳃部随病情轻重由浅黄、橙黄至土**
[土**是一种颜色,是**系的颜色,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颜色。]。病情轻时,活力及摄食量正常;重时,行动呆滞,摄食量减少以至停止摄食,造成生长缓慢。
该病主要病原体
[病原体(pathogens)指可造**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是外共生性纤毛虫
[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的壳吸管虫和缘毛虫,与*甲藻、夜光藻一起,附着于虾的鳃部。由于虫体**,故病虾的鳃组织呈**。病原体附着鳃部后,引起池虾呼吸困难、体质下降,以致细菌二次感染。在虾池水质**情况下常发生,是养殖日本对虾的多发病
[简介多发病,经常发生的疾病。]之一。
防治方法:①加强水质管理,可把透明度控制在水深的1/2;②经常用沸石粉改良底质。③用0.2×10-6的二氯异氰尿酸
[氰尿酸(英文名称cyanuric acid)又名三聚氰酸(tricyanic acid);2,4,6-三羟基-1,3,5-三嗪;2,4,6三羟基-均三嗪(2,4,6-triazinettriol);均三嗪三醇(sym-triazinetriol)。]钠消毒虾池;④投放光合细菌或微生物制剂,按说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