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殖海参如何增产?

海参[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业在经历大起大落后,现在终于趋于平稳,海参的养殖也逐渐走向正轨,2017年春季[四季之一。]辽宁成参价格在52元/斤左右,对养殖朋友们来说,这样的价格还是有利润的,养殖朋友们在这几年低谷时期也开始变得理性化[理性化是指合理地指向有意识的目标实现的行为,提出者是韦伯。],开始关注如何通过提高海参的产量来提高经济效益,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提高产量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延长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

春季是海参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的主要时期,较秋季时间长,大家是否观察过,冰开化的过程中就能看见不少海参已经在冰下摄食(图1),解剖海参发现海参肠道食物饱满(图2),所以有些养殖朋友选择在冰刚刚开化的时候卖参。不过由于化冰后温度突变(冰下6℃以上降到3℃左右)等原因会使海参在化冰后的几天之内变瘦,外面的海参数量也开始减少,这样回礁的海参少则10天多则半个月才会出来。每年化冰后的这个阶段都会有养殖朋友问我们如何引海参下礁,那么问题产生了,为什么在化冰后不让海参尽量在外面摄食呢?海参回礁多是由于春季温度变化快,大风天多等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导致,可在化冰后及时泼洒“激活”,它含植物多糖、免疫调节剂,可以提高海参的抗应激能力,增强海参体质,尽量减少化冰后海参回礁或摄食差的情况发生。

图1

图2

二、降低海参疾病发生的几率

春季海参易出现“肿嘴”(图3)、“化皮”(图4)、“吐肠”等问题,只要出现,就会影响海参的生长,所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我们需要提前做好预防,在化冰后及时改底,可能有人会说,温度低改底效果差,可时间不等人,低温下还是有作用的,特别是底热的池塘,最好搭配方式“底居安”+“底加氧”来改底、解毒,重视海参底层环境的改良,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

图3

图4

三、提供前期饵料“利苗多”

低温环境下,池底天然饵料少,不足以满足海参的摄食量,特别是那些海参数量大的池塘,这样就需要前期补充饵料,“利苗多”相比传统饵料,具有以下优点。

1、吸收好。“利苗多”比传统发酵饲料[粗饲料经过微生物发酵而制成的饲料为发酵饲料,粗饲料中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木质素等粗纤维和蛋白质,但难以被动物直接消化吸收,动物吃了会增加肠道负担,引起肠道疾病,该产品不但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它粗饲料原料营养成份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的发酵时间更长,发酵工艺和方法更为先进,对海参来说更易吸收。

2、调理海参肠道。春季海参易出现“拖便”(图5)、“藕状便”(图6),而“利苗多”富含大量有益活菌,多重活性酶,可以帮助调理海参肠道,加快海参生长。

图5

图6

3、诱食效果明显。“利苗多”有发酵的香味,可以诱导海参摄食,增加海参摄食量。

4、稳定水质。“利苗多”含有的*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可以调控水质、不污染水体(图7),能降低传统饲料易加重池底负担的风险。

图7

5、适度控制海草生长。“利苗多”不提供海草生长的底肥,并且含有的芽孢杆菌在温度适宜时可促进有益菌[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的繁殖,控制海草的生长。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计在于春】yi nian zhi ji zai yu chun 一年之计:全年的安排和打算。],把握好春季的海参养殖,稳定海参养殖的环境,提前预防疾病,养殖、防病快人一步,让海参多生长一天,海参产量可能就会高一些,切莫等待,增产决胜在海参最佳生长期。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