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壳鱼,为暖水性经济鱼类,主产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在广东及东南亚的华人俗称为笋壳鱼,下面火爆兽药饲料招商网[招商网是国内知名招商联展平台,集广告制作、网络媒体投放、整合营销于一体,以丰富的运营经验和成熟的盈利模式,为全国各大招商、连锁、加盟企业提供一站式网络宣传推广服务。]小编为大家介绍笋壳鱼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技术,内容如下:

笋壳鱼养殖技术:

一、笋壳鱼养殖鱼塘[鱼塘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捕鱼或养鱼的地方,特指鱼围塘的内部间格或圈住鱼的围网。]要求

笋壳鱼养殖技术

一般养殖四大家鱼的普通鱼塘就可以养殖笋壳鱼,在养殖前期,鱼种相对较小,鱼塘水深保持在1.2米左右生长较为良好,随着鱼种的生长和水温的升高,逐渐增加水深至1.5-1.8米,这样有利于[有利于是指对某人或某一事物有利处,能起到帮助与促进的作用。]促进鱼种的生长。一般鱼塘保持水深1.5-1.8米,面积3-5亩为佳。因为池塘是水产养殖动物栖息的场所,也是病原体滋生的场所,鱼塘中的野杂鱼虾可能携带病菌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所以要时常清理鱼塘。

二、笋壳鱼养殖水质要求

笋壳鱼养殖要求水体的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保持在25-30厘米即可,透明度高生长较慢,还会造成相互之间的残杀,因此透明度不必太高。pH值保持在6-7,pH值过高会引起体表粘液脱落而造成死亡。略酸性水有利于提高笋壳鱼的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和促进生长。

三、笋壳鱼养殖鱼苗放养

放苗前10天回水20-30厘米,用生石灰全塘泼洒,**塘中的的杂鱼和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一般情况下放苗的成活率大约在60%-80%。因此放苗量一般都较大,规格为3-5厘米,放苗量以4000-4500尾/亩为宜;规格为5-7厘米,放苗量以3500-4000尾/亩为宜,规格7厘米以上,放苗量为3000-3500尾/亩。购本地繁育的鱼苗,养殖成活率较高,养殖风险相对较小。

四、笋壳鱼养殖饲料投喂

笋壳鱼可用鲜活鱼、活饵料[ ...]有红虫和鲮鱼“水花”投喂,笋壳鱼苗在12厘米之前,投喂足量、适口的活饵料有利于促进生长,提高其养殖成活率;投放笋壳鱼苗前一个星期,先放1000万-2000万尾土鲮或麦鲮“水花”,这样笋壳鱼苗下塘后就有大量适口的饲料鱼供其摄食;

五、笋壳鱼养殖常见病害防治

体表性疾病:由于笋壳鱼在捕捉时相互摩擦,造成表皮操作不易察觉而致病,可用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小时,消毒伤口,并用水产用消毒剂全池泼洒消毒。

水霉病:该病常发生在苗种培育期、鱼种和亲鱼的越冬期。苗种培育期间,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损伤;在越冬期搭保温棚,好进行加温,维持水温17℃以上,对已发病的鱼塘,全池泼洒亚甲基蓝,使池水成0.2克/米3浓度,隔2天再泼洒1次。

寄生虫病:笋壳鱼对寄生虫不敏感,少量的寄生虫不会对其有太大影响,但如果寄生虫大量繁殖,会引起细菌性疾病。笋壳鱼耐药物毒性能力强,常用的各类水产杀虫剂均可使用,敌百虫0.5斤/亩,混合一部分硫酸铜进行杀虫。

六、笋壳鱼养殖注意事项

坚决不能在网箱、池塘内设PVC管、轮胎等。由于笋壳鱼为底栖*居性鱼类,"鱼巢"极易引起**残杀,降低产量。必须防止蝌蚪、青蛙跳进池塘,否则会吃掉大量笋壳鱼苗,建议于池塘四周围筛网约20cm、装笼捕获青蛙,蝌蚪则用筛网进行诱捕。

捕捞操作在养殖过程中,分塘或捕捞操作要细致,防治造成笋壳鱼损伤。

笋壳鱼能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耐低氧能力很强,很少发生缺氧死亡的现象,但适当开增氧机,保持溶氧充足,对促进其生长有利。笋壳鱼对环境的突然变化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甚至死亡,保持良好的水质,维持鱼塘水环境相对稳定,对促进笋壳鱼的生长、提高成活率有重要作用。

以上就是笋壳鱼养殖技术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笋壳鱼的信息,请继续关注火爆兽药饲料招商网。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