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时虾种分养
随着天气的回暖,当水温上升至20℃以上时虾开始脱壳,这时虾体容易碰伤染病。放养
[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前要做好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晒池,并采用漂**
[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活性碘等药物快速消毒,有青苔、绿藻、兰网藻的池塘还得用硫酸铜全池喷雾一次。池中无集虾沟的要人工挖出一条沟系,既有利于积水晒池,又便于集虾起捕。每亩放养量视虾的大小而定,一般控制在10~20公斤。
二、水质养殖管理
已放养青虾的池塘水位不易太低,最低水位保持在60厘米以上,间隔7~10天添加一次新鲜水。水质偏瘦的池塘要堆放经发酵后的有机肥料200~400公斤,鸡粪颗粒5~10公斤,从而起到培育肥水,增加天然动物性饵料,减少池中出现三害(青苔、臭绿沙、兰网藻)的作用。如池塘肥力较足,则在气温升高后施用一次无机肥,每亩5~7.5公斤。同时,池中应适当培育和移栽水生植物,占总面积的30%左右,过多时要及时清除。
三、做好饵料投喂
天气晴朗水温升至18℃以上时,要及时投喂饵料。开始每天一顿,天气正常后增至上下午各一次,喂自配青糠、麦麸、豆饼或全价青虾颗粒饲料
[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并添加小杂鱼、鱼粉等动物性饲料,投饵料占虾存塘量的6~3%。做好投饵后的检查工作,根据虾每日的吃食情况,及时增减调整投饵量,既要防止浪费,又要防止投饵不足。
四、防止虾病危害
放养后,正常虾塘三月中旬可以使用漂**、活性碘全池泼洒一次,防止因碰伤引起的细菌**染。检查虾体时如发现有纤毛虫病出现,必须先采用“纤虫净”杀灭寄生虫,然后间隔5~7天再使用一次杀菌类药物(如二**氯
[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杀灭细菌,防止黑鳃病、红点病。
五、防浮不可忽视
春季虽不会像夏季高温出现大量缺氧浮头
[由于水域环境的变化,造成含氧量急剧下降,致使鱼类因缺氧而浮在水面吞食空气,称之为浮头。]情况,但在气温骤升后,如遇长时间*雨天气,又加之水位浅、水质差,药物使用不当、大量兰藻死亡后沉淀腐烂、干塘后没晒池滥塘养殖、虾种放养过多、虾体得病等情况,就容易引起缺氧浮头。因此,仍需要勤察看虾塘,注意天气及水质的变化,不盲目使用药物,注意经常添加新鲜水,切实做好防浮工作。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高的虾塘,在气温升高时要在中午开动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1~2小时,增加水体溶氧,防止因缺氧浮头造成死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