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大菱鲆[大菱鲆属于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英文名Turbot,俗称欧洲比目鱼,在中国称“多宝鱼”、“瘤棘鲆”。]低迷价格,留给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者许多反思:如何通过降低成本[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提高利润?影响成本的因素究竟有哪些?这个鱼到底该如何安全养殖?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养殖者。
在2013~2015年推广七好17369黄金养殖模式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及与养殖者的交流探讨,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要选择性价比高的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降低成本;二是要科学管理,提前预防疾病,提高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三是合理操作,减少对鱼生长的不利影响;四是给鱼创造良好的生存、生长环境。
下面我们以绥中地区张老板的实例,与养殖朋友分享我们的经验。
张老板的困惑与问题
2014年7月底,我们第一次接触张老板。他共养殖大菱鲆20万尾,当时正在高温期,水温19℃,鱼病[致病因素作用于鱼体时鱼的正常生命活动受扰乱的现象。]频发,难以控制,技术人员只能保证全年80%的养殖成活率;平均计算每尾鱼(1.2-1.3斤)的养殖成本在20元以上。
张老板向我们提出两点疑问:一是如何减少鱼病,提高成活率?二是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于是,我们察看了养殖车间的管理情况,发现以下问题:一是大量投喂鲜杂鱼[《杂鱼》网络小说,作者:叁拾伍,首发于起点中文网,现已完结。](沙里钻平均价格2.2元/斤),同一批鱼大鱼小鱼分化明显,老头鱼多;二是每天推池子,严重浪费水,对鱼体伤害大,疾病易传染;三是鱼池[鱼池;顾名思义就是渔夫用来养鱼的一个池塘,渔夫会根据所饲养的鱼的品种选择相应的鱼池。]充氧效果差,风机管道配比不合理,风量、风压不足,直接导致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低;四是大面积鱼病爆发,频繁用药;五是工人管理操作不当,死鱼[本片是关于身份错误和得不到回报的爱情的故事,讲述了一伙来自英国伦敦的抢劫犯在抢劫中遇到的种种不可思议的趣事。]未能及时捞出,死鱼处理方式不当,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意识差。
17369模式提供降成本提效益的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向张老板介绍17369养殖模式,并提出了五条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是减少投喂鲜杂鱼,全程改用七好大菱鲆全价配合饲料,并按17369标准投喂,减少老头鱼数量。鲜杂鱼不但饵料系数高直接导致饲料成本高,而且在高温期易引发鱼病。
二是改变现有推池子方式,改为倒池子,每月倒一次,对鱼池彻底消毒,从根本上控制鱼病的传染、扩散,减少对鱼体的伤害,同时将推池子浪费的那部分水用在长流水上从而改善鱼池环境,保持环境稳定。
三是改造风机管道,提高溶解氧,降低合理养殖密度。
四是定期停食药浴,做好预防工作,不要等鱼得病再去治病。
五是对工人进行培训,要求规范操作:定时定量投喂,规范死鱼记录处理制度;提高操作人员的消毒意识,定期规范消毒。
具体操作方法
张老板同意了我们的方案后,我们按照七好17369黄金模式规范制定了更具体的操作方法。
一是饲料对比。办法是同一个棚同一个人同一批鱼分两个池子、两种饲料同时对比投喂。通过一个月时间对比,张老板确定全程使用七好饲料,可以获得更好的生长性能。获得信心后,他将库存鲜杂鱼全部卖掉,清空了冷库。
二是换水清池方式。改推池子为倒池子,制作2.0、2.5鸭嘴,24小时常流水,保证了鱼池内环境的稳定。每天定时(投喂完饲料两小时)排水,防止粪便、残饵长时间积累产生细菌和有害气体。
三是改造供氧条件。改造风机管道,合理布局风机位置,加长支气管,减少软管布局。改用增氧效果更好的纳米管,从而将溶解氧提高到7.5mg/L(19℃水温)。间接改善了鱼的体质状态,提高了鱼的摄食量,从而降低了饵料系数,提高了生长速度。
四是定期疾病预防。每周日全棚鱼停食药浴,一般使用甲醛、双氧水、二**氯等常用消毒剂对水体消毒。每周三对鱼棚过道、池壁、投喂工具、消毒工具经行清洗消毒。对日常摄氏状态不佳、连续两天以上死鱼的鱼池,先进行观察分析,确定原因后再用药,不乱用药,不加量用药。
五是规范操作,勤消毒。进车间必须更换水靴,消毒后方可进入。捞死鱼不得进入池子,每捞完一个池子,必须经过消毒才可捞下一个池子。有突发性大量死亡或连续两天以上死鱼的池子应做好记录,及时汇报。规定每天早4点半准时开灯,5点准时投喂,驯化鱼类形成条件反射,无事不得随意开灯。投喂完饲料后将饲料盆洗干净,连同推车,个人工具等置于阳光下暴晒,达到消毒杀菌作用。
张老板:按17369操作,每斤鱼平均成本最高不超过15元
2014年10月份,他又进苗8万尾,成活率达高到99%以上。鱼长势快,活力好,大小均匀。
张老板说:按照17369的规范进行养殖生产,平均每尾鱼成本最高不超过15元。现在张老板对七好饲料非常认可,对大菱鲆养殖更有信心了。
说了这么多,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养殖者能降低养殖成本,把鱼养好。低价时代还将持续,您是继续固守成规还是尝试新的养殖模式?全程颗粒饲料终将取代鲜鱼!不信,你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