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一种水产的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来说都要有一定的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密度[物质每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合理[合理,指合乎道理或事理。]的放养密度能够有效的提高水产的产量[读音:chǎn liàng产量是个通用性很强的词,一般是指人或机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数量。],相对与对虾[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来说也是一样,适应的放养密度有利于提高对虾的产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对虾苗适宜的放养密度的要求有哪些:

依据养殖品种、池塘条件、养殖时间、计划成品虾规格等因素而确定合理的放苗密度,高位池养殖南美白对虾[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直接放苗密度应为8万尾/亩~12万尾/亩,湛江地区虾苗放养8万尾/亩,搭配500尾/亩~1000尾/亩胡子鲶或淡水白鲳的鱼虾混养[混养(polyculture)是指同一水体中同时放养两种以上水生动物的养殖方式。]模式很成功。

对于中间培育因过塘时会有少量损失及淘汰部分劣质苗,过塘后养殖时间短可适当增大密度,应为15万尾/亩~20万尾/亩。低位土池养殖南美白对虾,放苗密度应为2万尾/亩~6万尾/亩,再混养卵形鲳鯵、篮子(泥猛)鱼、鲷科鱼类等,养殖效果也不错。

对虾苗适宜的放养密度

合理的适宜的放养密度是提高对虾产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广大的养殖人员在养殖的时候要对注意放养的密度,同时也能够节约放养的成本。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