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牧草,一般指供饲养的牲畜使用的草或其他草本植物。]种植水平较低,产量不高的地区和田块,牧草面积可稍增加;在各品种比例安排上,主要是看草食性[草食性,在动物学上,草食性是指主要吃植物,而不吃肉类的动物。]鱼类的老、仔口数量。这样,就能使牧草的产量与草食性鱼类的摄食能力和摄食量相适应。牧草养鱼[养鱼的鱼缸最好是长方形或是圆形的,不规则形或是三角形的鱼缸不要采用,养鱼的鱼缸摆放的高度不宜过高,水平面的位置最好不要超过一般人心脏的高度,因为从中医学角度讲,人的心脏属火,鱼缸有水,水克火于人不利。]技术,内容如下:
牧草养鱼技术
牧草养鱼田的选择
长江以南地区地势低洼,没有污染水源的一晚适于冬闲养鱼。一晚收割后,抢时加高、加固田埂。田埂加高至90-120厘米、宽60-80厘米,并锤打夯实,以防漏水或大雨(水)时垮埂。养鱼大小不拘,以集中连片为好。
田埂修筑时,还应根据需要挖好进、排水口,安装好铁丝网等拦鱼栅。田梗修好后蓄水深0.8米以上,接着每亩泼施75公斤生石灰对水进行消毒。鱼种放养5-7天前,每亩施用腐熟猪牛粪200-250公斤。
牧草养鱼技术牧草选择
首先要选用适口性好、养殖对象喜食的青饲料[青饲料(也叫青绿饲料、绿饲料),是指可以用作饲料的植物新鲜茎叶,因富含叶绿素而得名。]品种,目前好的牧草是甜象草;选用甜象草佳品种。其供草期长,茎叶柔嫩,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18.6%左右,且亩产20吨,是草食性鱼类的优质青饲料。
除甜象草和皇竹草外,还可能选择三叶草和黑麦草[黑麦草(学名:Lolium perenne L.)多年生植物,秆高30-90厘米,基部节上生根质软。]
黑麦草:9月初前后播种(或8月中旬育苗于9月上中旬移栽也可以),以准备种杂交狼尾草的部分地上条播,条播行距30厘米,播种量[播种量是单位面积内所用种子的数量。]每亩1.5公斤。黑麦草可在8月底至10月初选适宜天气播种;播种量为每亩2-3公斤,采用条播或点播(撒施亦可);行距25厘米,株距20厘米。黑麦草播种前,每亩撒施腐熟厩肥1000-1500公斤或泼施腐熟猪牛尿或人粪尿1500-2000公斤,翻耕入土混匀。
三叶草:9月初前后播种,条播行距25—35厘米,播种量每亩0.5—1公斤,在没有种过三叶草的地上,播种时要用根瘤菌接种。 用甜象草多年生牧草与一年生黑麦草(或越年生)牧草配合,起到全年均衡供青青或者填补缺青的空档。
种植鱼用牧草和鱼种放养
养鱼要按每亩备足400平方米种草田或地。种草越早越好,主要种多花黑麦草,甜象草等优质高产品种。蓄水消毒5-6天后可放养鱼种。鱼种以在10月初至10月中旬放养为佳。鱼种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泡消毒5-10分钟。每亩可放养每公斤2-3尾的草鱼种80-100尾,相同规格的鲢、鳙鱼种为30尾,10尾,每公斤6-8尾的彭泽鲫20-30尾,每公斤2-3尾的鲤鱼50尾。
根据成鱼的产量,草食性鱼类的比例、青饲料的品种、产量等因素,合理确定种植青饲料的面积。一般亩产80-150公斤成鱼,其中草食性鱼类占50-60%,每亩养鱼水面需配备0.2-0.3亩饲料地。如能采集部分天然青饲料(如水草、旱草等)与种植青饲料相结合,饲料地面积可少些。另外,对准备留种的地块,一般刈割利用鲜草1-2次后就不再刈割,让其抽苔、开花孕穗,待主茎杆上的种子成熟后即可割穗,做到随熟随收,防止和减少种子脱落。
养殖水稻收割时留茬要低于5厘米,利用原有养殖沟系及时开沟降渍,再施复合肥30公斤作基肥。黑麦草根系发达,可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利于培肥、改良土壤等特点。2月上旬追施返青肥,亩施尿素10公斤。每次刈割后追施尿素水溶液,亩用尿素10公斤左右。另外还可套种一些补缺品种,如苦荬菜、三叶草、苏丹草等,以确保每天有鲜草喂鱼。
牧草养鱼技术刈割与利用
收割时期及次数直接影响鲜草品质产量,过早虽品质好,但产量低;过迟产量高,但品质差。因此掌握适宜收割时期及次数十分重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从3月上旬开始刈割利用,以后每隔2-3周刈割1次,6月份刈割完毕,旋耕草根还田肥泥种植水稻,形成无公害养鱼模式。若早期气温偏低,可提前在部分黑麦草田块上搭建临时塑料大棚,促进黑麦草的快速生长,满足养鱼需要。
在确定养鱼的混养结构时,应选用以放养草鱼、鳊鱼、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为主的放养模式,其放养量可占到鱼种总重量的50%以上,并混养35%左右的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和15%左右的鲤、鲫等杂食性鱼类,这样就可以用青饲料直接喂养草食性鱼类;它们摄食的残饵、植物碎屑和腐植质等,可为杂食性鱼类提供饵料;这些鱼类的粪便肥水、繁殖浮游生物,又为滤食性鱼类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
牧草养鱼技术饲养管理
10月份水温仍然较高,鱼摄食还很旺盛,每天应投饵2次。日投喂饲(料)草量为(草)鱼体重的3-4%,上、下午各1次,以刚好吃完为原则。12月份后,每天投饵1次,饲(料)草投喂量为(草)鱼总体重的1-2%。冬季可不投喂饲料,但青草仍需投喂,以保持草鱼食欲。
立春后,青草的投喂量逐步增加。3月份后应适当加喂配合饲料,日投饵量为鱼总体重的2-3%。3月底后,草鱼青草投喂每日3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5%,以2小时内吃完为度。这时的草鱼以吃到八成饱为好。暴食会引发肠炎等鱼病。2月以后,随时按需调节水质变化。
牧草养鱼技术这种放养模式起到了生物间的互辅作用,保持了鱼池生态良性循环,有利于降本、增产、。
牧草养鱼注意事项
选择优良的牧草品种。目前比较常见的优良牧草有皇竹草,甜象草,黑麦草,苏丹草,苦荬菜,象草等。不同的牧草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营养价值(nutritional value),是指食物中营养素及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在鱼类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也应选择不同的优良牧草。
除成鱼养殖可直接投喂刈割后的牧草外,若用于苗种培育,则应将牧草切碎或打浆。也可采取发酵的方法,以提高牧草的适口性和利用率。为了调剂余缺,保证牧草的常年供应,一方面可以合理安排种植品种;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生产旺季的牧草多余部分制成青干草。
牧草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目前好的养鱼牧草为甜象草与皇竹草。其次,刈割后的牧草要及时投喂,放置时间长了,其营养成分容易散失,而且适口性也比较差。
牧草养鱼虽然营养价值比较全面,但其本身营养物质浓度较低,难以满足鱼类快速生长所需的能量和其它营养素,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青、精结合,互相补充。至于青、精饲料[精饲料又称精料,是相对于粗饲料而言的,是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内含营养成分丰富,粗纤维含量低,可消化养分含量多的一类饲料。]占什么比例,视生产单位青、精料来源情况,精饲料价格、养鱼集约化程度,对鱼产量的要求等几个因素来决定。
利用塘边地种植牧草。在耕地不足时,要利用塘边、岸边、堤边等边地种植。湖泊水库养鱼可利用冬季水位消落区种植牧草,待春季水位回涨时,淹青养鱼,池塘养鱼,可利用冬闲塘种绿肥、黑麦草、稗子等,终达到高产量、低成本、益、低消耗的目的。
除成鱼养殖可直接投喂刈割后的牧草外,若用于苗种培育,则应将牧草切碎或打浆。也可采取发酵的方法,以提高牧草的适口性和利用率。为了调剂余缺,保证牧草的常年供应,一方面可以合理安排种植品种;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生产旺季的牧草多余部分制成青干草。
牧草虽然营养价值比较全面,但其本身营养物质浓度较低,难以满足鱼类快速生长所需的能量和其它营养素,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青、精结合,互相补充。至于青、精饲料占什么比例,视生产单位青、精料来源情况,精饲料价格、养鱼集约化程度,对鱼产量的要求等几个因素来决定。
牧草养鱼对弥补精饲料不足及降低养鱼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就是牧草养鱼技术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