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管理工作中,排污、添换水

[《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

一直是常用且关键的步骤,也是有效调理水质的措施之一。尤其在养殖中后期,视水质状况适当增加换水量,不但可以增加池内的溶解氧含量,降低代谢毒物的浓度,改善池底**还原的状态,还可以调整池内浮游生物组成结构,促进生态平衡。

但如何才能真正合理有效发挥添换水的作用?

对虾养殖过程中,应该怎样合理、有效添换水?

一、养殖过程中,必须视情况在适当的时间、合理、适度去添换水。

一般有条件的养殖场都会构建蓄水池

[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是重要的雨水蓄积重要工程设施。]

,对引入的水先进行科学处理后再添加到养殖池。这点在目前外部养殖环境每况愈下的情况下越来越凸显出重要性。而对于没有蓄水池的养殖户,为保险起见,不应轻易添换水。若附近虾池出现病害,更要禁止进水!

上图是海南水产养殖专家符泽雄于琼海欧村的一口海水高位池,今年4月初投苗,但因今年五月沿海暴发赤潮,因此如引入这些海水,必然会将各类发光藻、蓝藻及弧菌等有害藻菌带入虾池中,所以符泽雄一直坚持不换水,而加大用养底王、五星护卫、活菌王等微生物制剂调水的力度,同时坚持用大泡王拌料,提高对虾抵抗**环境的能力。最终,这造虾水色虽然浓浊,但对虾却成功养殖到六月底出虾。

二、前期池水不宜太深,主要是定期向池内添加新鲜水,并在以后随着对虾逐淅长大,才开始转为添换水,而且换水量也应合理,不宜过大。

通常,养殖中期日换水量应占池水总量的5~10%,养殖后期不大于池水总量的15~20%。同时配合使用池底解毒丹、益生健、好丰水等产品调控藻类种类与数量,保持池水鲜活。

三、科学换水的时间及操作:改白天换水为夜间换水;先通过排水闸

[排泄洪涝渍水的水闸,又称排涝闸。]

或底部快速排水后缓慢进水。

四、配合添换水,加强氧底并消除水分层的常用措施:先用爽水灵200克/亩·米+分解底改200克/亩·米干撒,隔天再用黑金神5亩/包+肥水膏5亩/桶。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