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孵化的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苗经过点数、消毒后进入温室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池,此时由于甲鱼刚孵化不久,体质较弱,易因外界因素影响产生应激而致病,在前期养殖过程中,水体消毒、内服保健、理化因子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1、疾病预防
投苗药浴阶段,勿使用**性强的药物,可使用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碘制剂等进行药浴消毒。
在甲鱼养殖头三个月易病发的疾病主要有:白斑、纤毛虫病、腐皮、白点、爱德华氏菌病。平常查棚时须有目的性的对甲鱼进行观察,可分为体表监测、甲鱼活动度监测、摄食量监测。
养殖前期,水体可见度[可见度又称能见度,指观察者离物体多远时仍然可以清楚看见该物体。]较高,容易引起真菌类疾病的爆发,因此可适当调高养殖水体温度至31℃左右,外泼水质培养基、饲料浆或豆浆降低水体透明度增加水体中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群落的多样性及数量级,从而在外部构建甲鱼良好的生存环境[生存环境一般是指一切自然、社会、自我的客观存在。],降低发病率。结合疾病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方针,养殖前期应增强日常预防消毒,泼洒以戊二醛[戊二醛, 分子式为C5H8O2,带有**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溶于热水。]、氯制剂、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漂**等化学试剂为主的消毒剂,尽量少用抗生素类作为外泼药物。
2、内服保健
刚投放的甲鱼苗,肠道系统及本身的免疫体系较差,可以通过内服保健途径进一步加强。肠道系统可以通过添加微生物制剂及**,参与构建甲鱼肠道的微生物菌群,使用剂量不可太高,避免引起甲鱼腹泻。日常饲料投喂可以结合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维生素E、葡萄糖、奶粉等营养物质,增强甲鱼自身免疫力。
3、理化因子调控
甲鱼养殖初期,应尽量避免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出现,健全甲鱼消化、免疫系统,创建良好的生存环境:
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处于养殖初期1个月以内,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增氧的,预制溶氧测试试剂或仪器,以便更好的检测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应保证一天当中水体溶解氧有16个小时的浓度为5mg/L,其余时间为3mg/L。至养殖第2个月时,开始启动外部充氧设施,为养殖水体进行充氧。
pH值:养殖水体pH值维持在7.2-8.2之间,为的区间范围。如pH值出现偏差可通过换水或使用小苏打、生石灰进行调节。使用小苏打、生石灰时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出现pH过高,使水性变成碱性的。
因此,在养殖的过程中,要多注意以上的那些事项,在平时的时候饲养人员多巡塘,观察甲鱼鱼苗的生长状况和水质是否是好还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