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二、水质数据检测

三、问题分析

南美白对虾标苗塘pH偏高处理方案

1.藻类

[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

为小球藻

[小球藻(Chlorella)为绿藻门小球藻属普生性单细胞绿藻,是一种球形单细胞淡水藻类,直径3~8微米,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之一,出现在20多亿年前,是一种高效的光合植物,以光合自养生长繁殖,分布极广。]

,单一藻相,水色

[水色是由水中溶解物质、悬浮颗粒及浮游生物的存在形成。]

很浓。单一的藻相会因为藻类统一的生理习性,导致

[导致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ǎo zhì,指使产生,促成;引起;造成(常用于不好的结果),语出宋司马光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oxygenic photosynthesis)和不产氧光合作用(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

非常强烈,从而使得pH持续偏高。

2.天气因素:高温季节,连续晴朗天气会导致水体

[水体 ,水的集合体。]

光合作用强烈,从而令pH持续偏高。

3.晴天藻类光合作用过强,导致早晚PH变化较大,溶氧昼夜变化较大,藻类老化死掉为弧菌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和营养,弧菌繁殖过快,使虾应激,吃料变慢。

四、处理方案

五、**结果

六、案例总结

pH偏高的危害有:碱中毒,会腐蚀表皮黏膜组织,导致鳃、肠功能障碍甚至坏死,不仅会导致慢大,还会缺氧死亡。pH高的环境若遇温度或盐度变化就会导致肌体渗透障碍,诱发气泡病

[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

,进而易感病菌或直接导致死亡。

养殖水体pH偏高处理:

1.藻类繁殖过旺,pH变化较大,从水色来观察为水色偏浓。处理方法为:有外源水好的换部分水,同时施放有益微生物制剂,来抑制藻类的过度繁殖。

2.水色正常但pH偏高,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养殖前期,主要原因为池塘老化、塘底含氮有机质偏多以及水体缓冲力低。处理方法为:先泼洒*酸菌

[*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

制剂和葡萄糖中和碱性物质,再使用腐殖酸

[腐植酸(Humic Acid,简写HA)又称胡敏酸,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腐殖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钠提高水体缓冲力。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