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中后期,无论是精养虾池还是普通池,由于饲料残饵和对虾排泄物导致水体溶解性及悬浮性的有机物增加,有害藻类大量繁殖,容易出现黑褐色或红褐色,另外,换水较少的虾池、底泥较多的虾池亦常常出现此种水色。此种水色的透明度
[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一般在15厘米以下,当开动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或向虾池充气时,可见水面有大量粘在一起的泡沫,久而不散。富营养化容易导致溶解氧降低,PH值变化,有益藻类死亡产生毒素,*甲藻、鞭毛藻
[鞭毛藻(dinoflagellate),藻类,水下磷火微生物,介乎动植物之间的生物,是金藻门、*藻门、隐藻门、甲藻门和绿藻门团藻目中具鞭毛藻类的统称。]等赤潮藻类大量繁殖危害对虾。此种情况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虾吃料下降,严重时对虾会出现细菌性空肠空胃,肿鳃,黄鳃,偷死等严重的病害问题。因此中后期应该更加注意周期性的调水解毒、特别要加强改底。
温馨提示
安全处理青苔
[青苔,是水生藻类植物,色翠绿,细如丝,生长在水中或陆地*湿处。]离不开
[指不能分开.]黑金刚和生物菌改底剂。
虾塘青苔的发生率在70%以上。虾塘之所以会长青苔,一是因为虾塘普遍较浅,二是因为担心后期水质过肥,前期不敢施肥,投饵又少,透明度大,给青苔生长创造了极佳的条件。青苔与其它浮游生物争夺肥料,肥水塘一般不长青苔,但青苔发展起来以后,再施肥也很难把水培肥。有些化学方法虽能去除青苔,但会造成水体污染,因此安全处理青苔离不开黑金刚和生物菌改底剂底改,简单、安全又有效。
◆水变后解毒、保水、抑菌措施要跟上
下雨最易造成池塘水分层。分层通常说明池塘底部缺氧严重,虾在塘底烦躁不安,形成浊水,水体透明度降低,中下层几乎没有藻类,物质代谢缓慢,氨氮,**酸盐等有害物质容易增加,这种水质极易水变倒藻。发生倒藻除了上述的天气影响,另外就是人为管理不当,比如用鸡粪和化肥肥水,不仅水体肥力不持久,而且还对水质底质造成危害,水色落清后,继续追肥往往会进一步恶化水质,更加难获得稳定的水质和清爽的水色。还有杀藻后不解毒,施肥补肥时机把握不好,换添水之后没有及时追肥等都是造成倒藻的原因。所以雨后无论是否有异常,解毒、保水措施要跟上,同时雨后也是细菌病多发期,所以雨后用三联生物噬菌王和本草菌毒灭进行泼洒预防也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