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海参圈如何科学打冰眼


东北地区冬季海参[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圈面临着近3个月的冰封期,在此期间水温较低,养殖过程较为平稳,正因如此冬季管理容易被忽视,冰封后一些养户朋友认为万事大吉,整个冬季不闻不问,对于海参和池底状况更是没有任何了解,其实科学管理往往更多从细节做起,例如封冰后打冰眼[冰眼是魔兽争霸3自定义地图dota中的一件道具,英文名叫做eye of skadi。]


1、为何打冰眼:

(1)曝气[曝音pù,bào为工程技术沿用的习惯读音。]:一些水色较浓和水草生长旺盛的参圈,封冰后在阳光的照射下依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水体当中会积累大量的氧气,受到冰层的阻碍堆积的氧气难以释放,再加上耗氧物质少,容易引发水体当中气体[气体是指无形状无体积的可变形可流动的流体。]过饱和,打冰眼可以起到曝气作用,避免海参因吞食气泡而引起化皮和漂参。

(2)观察:通过冰眼可以清楚的看到池底状况,残饵粪便[粪便,又俗称大便,是人或动物的食物残渣排遗物。]是否较多,有无发黑发臭的情况,以及海参的摄食情况和伸展状态;

(3)补药:对于池底存在发黑发臭、有毒有害[有害,读音yǒu hài,汉语词语,解释为不好的,不干净的,污秽肮脏的。]气体过多的参圈,可通过冰眼投放“底安生”和“底生氧”打破水体张力,消毒改底,促进有毒有害气体排出,同时配合使用“生态宝”补充有益菌[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低温菌种可在冰下正常繁殖代谢,进一步分解烂草残饵粪便等,减少有害菌,同时可以控制活草在冰下的生长速度。


2、何时打冰眼:

封冰中后期,此时冰层较厚,达到10公分[公分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是十进制长度计量单位。]以上甚至将近30公分,池底也积累了不少残饵粪便和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3、如何打冰眼:

(1)尽量的遵循“由近及远,先少后多,由四周至中间”的原则。

(2)冰眼直径不宜过大,30-50公分较为适宜,而且冰眼不宜过密,打冰眼的位置尽量处于滩面之上,既便于观察,又可降低对海参产生的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

(3)尽量选择晴天中午打冰眼,避开*雨天气。

(4)冰眼处又结的薄冰可以在晴天时间打开。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