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常管理要建立巡塘检查制度,注意观察鱼是否有浮头的现象及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的变化。一旦情况有变应及时[及时,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jí shí。]开机增氧和冲注新水,同时应保持池塘的清洁和安静,及时清除池中[她如鱼得水,步步为营,却终归为池中鱼。]残饵污物,做好食台上食物的清扫和消毒工作。
2.饲养加州鲈的水质宁瘦勿肥,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透明度应保持在30~40厘米,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期间要保持清新的水质和较高的溶氧量,每10~15天需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约占池水的1/3。如能采用微流水或增氧措施养殖,则效果更好。
3.投饲量要适当,切忌[切忌,指禁忌;千万不要。]过多或不足。同时要避免长期使用单一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并注意时常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加州鲈正常的营养要求。
4.及时分级分疏,约2个月1次,把同一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的鱼同池放养,避免大鱼吃小鱼。分养工作应在天气良好的早晨进行,切忌在天气炎热或寒冷时分养。
5.严格防止农药[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公害物质等流入池中,以避免池鱼死亡。尤其是幼鱼对农药极为敏感,极少剂量即可造成全池鱼苗死亡,必须十分注意。
6.养成:加州鲈鱼种经5~6个月饲养,到年底平均个体规格可达200克以上,个别的可达500克,产量一般为200~300千克/亩。收捕后的鱼按不同的规格分类,把符合上市规格的个体,移入蓄养池暂养1~2天再以活鱼出售,规格较小的入池越冬,为翌年扩大养殖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