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虾[河虾广泛分布于我国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中的河虾(又称青虾,学名叫日本沼虾(Macrobranchium nipponense)),是优质的淡水虾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食品,颇得消费者青睐。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河虾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技术吧!
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条件
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为宜。
施肥培饵
虾苗[虾苗,亩放虾苗5~10万尾。]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前1周,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30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亩施基肥(发酵畜粪)50公斤或尿素5公斤以培养基础饵料。
虾苗放养
一般5月下旬水温稳定在18~20℃时可放养虾苗。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一般亩放0.7~1.0厘米虾苗3~4万尾,0.7厘米以下苗需暂养。虾塘可混养10~20厘米花白鲢鱼种80~150尾。
料投喂。虾苗下塘1月内基本不必投喂配合饵料,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食。1个月后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投饵[ ...]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7~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不剩残饵为原则,投饵次数为每天2~3次,白天投量占1/3,傍晚2/3。
调水防病
虾苗放养10天后,开始逐渐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每半月左右,亩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既改善水质和底质,又杀菌促进脱壳生长。同时,15~20天时,应拌制1‰~3‰大蒜药饵,连投3~5天。
收捕
一般养殖80~100天,虾体长达7~10厘米即可根据市场行情起捕出售。可用网捕或放水收捕,离水36小时干法活运,成活率可达90%。
春季养殖河虾注意要点
一、适时分养。水温上升至20℃以上时青虾开始蜕壳,这时虾体容易碰伤染病。放养前做好晒塘工作,并采用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活性碘等药物快速消毒,有青苔、绿藻、蓝藻的池塘用硫酸铜全池喷雾1次。每亩放养量视虾种大小而定,一般控制在10-20公斤。
二、水质管理。虾种下塘后水位不宜太浅,水位保持在60厘米以上,间隔7-10天加1次新水。池水偏瘦的池塘堆放经发酵的有机肥料200-400公斤。如池塘水较肥,则在气温升高后每亩施无机肥5-7.5公斤。塘中适当移栽水生植物,占总面积的30%左右,过多时要及时清除。
三、饲料投喂。水温升至18℃以上时及时投喂饲料。开始每天投喂1次,逐渐过渡到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喂自配的米糠、麦麸、豆饼混合饲料或青虾全价颗粒饲料,并添加小杂鱼、鱼粉等动物性饲料,投喂量占存塘虾体重的3-6%。根据虾每天的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四、预防病害。3月中旬使用漂**、活性碘溶水全池泼洒1次,防止因碰伤引起的细菌**染。发生纤毛虫病时,先用“纤虫净”杀灭寄生虫,间隔5-7天再使用1次杀菌药物。
五、预防浮头[由于水域环境的变化,造成含氧量急剧下降,致使鱼类因缺氧而浮在水面吞食空气,称之为浮头。]。密切注意天气及水质变化情况,不盲目使用药物,注意经常添加新水,切实做好防浮头工作。放养密度高的虾塘,在气温升高时要在中午开动增氧机1-2小时,增加水体溶氧,防止因缺氧浮头造成虾死亡。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我想大家对河虾养殖技术已经有所了解了吧,有兴趣的养殖户们们可以尝试着饲养一下河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