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咱的苗?

“有多少苗活下来”是养殖户朋友在放苗期间最关心的事,那么都是哪些问题导致放苗过程掉苗呢?通过近几年的技术服务总结,常见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敌害生物

是啥偷走了咱的苗?小方法简单规避!

蓝藻、杂鱼、杂虾、小螃蟹、螺等。经常发现水质指标都OK,问养殖朋友清好塘了吗?一般都会说:“清好了,我用了漂**

[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

、茶子饼,可以了。”结果,一放苗没几天就发现没苗了,这时候多数是因为敌害生物影响。

1、蓝藻。目前老化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

危害最大的问题就是蓝藻,不仅容易引起pH值升高过快,造成气泡病

[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

,而且一旦大量繁殖,会产生毒素,直接造成虾苗

[虾苗,亩放虾苗5~10万尾。]

死亡。

小方法:可使用漂**配合“苔藻净”,处理池塘底泥去除藻种。

2、鱼、杂虾。池塘里有杂鱼杂虾,我们的小虾苗往往成为它们的饵料,几天的时间就被吃光了。

小方法:用80目筛绢网,两层固定在入水口处,加水时要定时检查。如果已经进到池塘当中,可使用茶籽饼配合氰戊菊酯处理。

3、小螃蟹。它是**传染的罪魁祸首,往往因为小螃蟹多造成大面积的**病发生。

小方法:设置隔离围墙,阻断小螃蟹爬入。

4、螺类。螺大量繁殖已引起池塘缺氧,造成养殖环境差从而影响成活率

[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

小方法:使用“氯硝螺”带水消毒,清除小螺。

二、气泡病

天气晴好的时候,常看到放苗池塘水很浓,pH值高,刚放的虾苗不下沉,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趴边死苗的现象,这时多数是因为气泡病,主要原因是我们习惯性肥水,总是认为水体肥一点儿好,水色好看,殊不知水质指标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pH值迅速升高,溶氧有时达到14~20mg/L。有的养殖朋友认为氧气越多越好,其实是不对的,过多的氧气会从水体渗出,进入虾苗体内造成虾苗气泡病,轻者破坏组织造成后期感染,重者当场死亡。

所以,避免藻类高峰期下苗,慎重肥水,可适当使用“利饵多”培养浮游动物,控制藻类等。放苗一定要开增氧机曝气。

三、**水

[**水(ground water),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

水源中有毒有害物质

[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

带毒的水会直接影响虾苗的成活率。放苗前水体常出现**水氨氮、**酸盐偏高,重金属含量高以及清塘时使用药物的残留,都会影响虾苗入水的舒适度和成活率。

处理方法:可使用“碧水安”等水质改良剂及时解毒处理,提高虾苗的成活率。

四、沟渠水源有机污染

随着养殖时间长,水源“老化”严重,有的地区排换水不便,积累了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日益严重生活污染、工业污染,水源已然成为养殖生产的制约因素。有机污染严重的水放苗后引起死亡。

建议大家:设置蓄水池,水源提前消毒、沉淀、曝气,保证养殖生产,减少病害发生。

总之,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yi nian zhi ji zai yu chun 一年之计:全年的安排和打算。]

,放苗一定认真做好放苗前的各种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切不可匆忙放苗。

来源:利洋水产

作者:徐恩平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