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鲤属的一种经济鱼类,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鱼种之一。为了更好的养殖鲤鱼[鲤鱼,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下面本文小编向大家详细介绍鲤鱼养殖技术并提供图片进行欣赏。
鲤鱼图片
鲤鱼养殖技术
一、 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鱼体呈梭形而略扁,背部灰黑,腹部浅白或淡灰,侧线下方及近尾柄处金**(体色也依品种而异,有金**、桔红色、粉红色等)。口端位,马蹄形,触须2对,颌须约为吻须的2倍长。鳞片较大。个体较大,常见的有0.5-2.5kg,大可达15kg以上。
2、食性与生长
鲤鱼为杂食性底层鱼类,体长3厘米以下的鱼苗[也叫“鱼花”。]主要吃食轮虫和小型枝角类[枝角类(Cladocera)又简称“溞类”,水溞(注:该字读作zǎo,为早期水生生物学家自创新字,目前正确读音还未收入而只能借用sǎo打字),俗称红虫,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3厘米以上主食枝角类、桡角类、摇纹幼虫和其它昆虫幼虫,体长20厘米以上就以摇纹虫和纤毛类为主要食物,一龄以上则以底栖物如昆虫螺蚬以及水生维束植物碎片为食,其它如藻类同样常在肠中发现。因食性杂、食物广,生活条件要求不高,生长快,一般二龄可达商品规格,若用配合饲料饲养,一龄便可达商品规格。
3、生活习性
鲤鱼喜居水体下层,适生长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25-32℃,高于32℃或低于15℃生长明显减缓,低于10℃停食。适宜的溶氧量为4.5mg/l以上,低于2mg/l则少吃,1mg/l就停食并浮头。
4、繁殖特性
一般二龄性成熟,有些个体一龄亦可成熟。产卵[产卵指卵生动物将卵从母体中排出的过程,这里是指广义的卵,包括受精卵、未受精卵以及包在卵膜内的初期胚胎。]季节随地区而异,3-8月均可产卵(以4-6月为盛产期),为分批产卵型。产卵场多在浅水湖湾或河湾水草丛生地带,卵粘性很强,产完后即牢固粘附在水草上,怀卵量因年龄和个体大小而异,15-80万粒不等,卵子产出后,在15-20℃水温下经4-6天即可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出苗。
鲤鱼图片
二、繁殖
1、亲鲤选择与饲养
(1)选择标准:体型好,活动力强而无伤,体长与体高之比为3:1,具有典型的品种特征。雌鱼至少2冬龄,体重1.5kg,雄鱼2冬龄1kg以上为好,初次性成熟和衰老期的鲤鱼,其怀卵量和卵的品质均较差,故不宜作亲鱼。
(2)性别鉴定
非生殖季节:雌鱼体宽,背高,头小,腹部较大而柔软,胸腹鳍小而圆宽,泄殖腔扁平或稍突出,有辐射折;雄鱼体狭长,头较大, 腹部小而硬,胸腹鳍大而尖长,*门略向内凹,无平行皱折。
生殖季节:雌鱼腹柔软呈圆囊形,*门和生殖孔较大,略红而突出;雄鱼腹部较小,鳃盖、胸、腹鳍具有明显的副性征“追星”,*门和生殖孔内凹,不红肿,轻压腹部有*白色**流出。
(3)饲养管理
①饲养:亲鱼培育池塘1-2亩,水深1.2米左右,避风向阳,注排水方便,每亩放150-200kg.人工繁殖时,为防止其自行交配产卵应将雌雄分开。放前用生大石灰或漂**进行消毒。
②管理:强化亲鲤培育,可投喂豆饼、蚕蛹、鱼粉等高蛋白饲料。近年来,有些厂家开发有亲鱼饲料,该料富含ve及其它维生素,可促进发育和提高抗应激能力,效果良好。同时,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调节水质,常加注新鲜水,保持微流水,以**性腺发育。
鲤鱼图片
2、催产[读音催产 cuī chǎn1基本解释[expedite child delivery] 采取措施促使胎儿产出。]和孵化
(1)催产时机:当水温上升并稳定在16℃以上便可催产。通常在清明至谷雨期间,寒潮过后,气温回升并稳定时即可催产。
(2)催产方式
①自然产卵型因其投资与规模均较小,是一种很普遍的方式。
a、产卵池:面积0.5-1亩,水深1.2米,注排水方便的池塘即可。用生石灰消毒后一周即可放鱼。
b、人工鱼巢[鱼巢,也叫鱼窝。]:用以粘附鱼卵。选择质地柔软、韧性好、无毒、不易腐烂的材料制作,如松树枝、棕片、聚乙烯片(编织袋)、杨树根等,使用前要清洗、扎把、消毒(0.3‰甲醛或孔雀石绿)。稻草因易腐烂不宜作鱼巢。
c、孵化池:又可作鱼苗培育池,面积宜小(1-2亩),淤泥少、水深1米经消毒的池塘。进出水口均需加密眼网片过滤,防止杂质入池和鱼苗逃出。
d、并池产卵:按雌雄之比为1:1-1.5把35-30组成熟度好的亲鲤并池,缓缓加入新水。同时在水面上拉细铁丝1-8根,铁丝上悬挂人工鱼巢(或者用竹子一破为二将其夹在中间放于水面)。通常每组亲鱼应配备4-6只鱼巢。
e 、管理:一般在22:00-9:00产卵,延续2-3天,故应每天下午检查并清洗鱼巢,将粘有卵的鱼巢移入孵化池,同时补充新鱼巢。若并池后产卵不好,则可降低水位让阳光照晒,饲料中也可多加些ve,或用微流水**。为保证鱼苗整齐度,应将同一天的卵一齐入孵,这样也可防止因鱼卵粘结成块而增加瞎卵数。
②人工催产:多见于鱼种场
a、催产剂的注射:每kg雌鱼用人工绒毛膜促进性腺激素(hcg)600-1000iu或促黄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30-50微克,或者将其减量混合使用,雄鱼剂量减半。一般在晴天下午6时按预定剂量在胸鳍基部一次注射到胸腔,随即移入产卵池中,并加注新鲜水半小时,水温18℃6-15小时后即可**产卵(水温越高,效应时间越短,反之相反)。
b、产卵和受精:催产后的亲鱼可在池中自行产卵,办法同①。若行人工采卵,可在鱼****前捞起,用毛巾擦去鱼体水分,将卵挤入干瓷盆中,并迅速挤入**,用羽毛搅拌,让其受精,然后将受精卵均匀涂抹在鱼巢上,放到孵化池孵化。或者用滑石粉溶液脱粘后行流水孵化。水温16-22℃时3-5天即可出苗。
(3)管理:
①自然孵化:每亩池塘放30-50万粒受精卵,应将同一天的卵一齐放入方可保证鱼苗规格整齐。特别应注意防止水霉病,可用0.3‰甲醛事先浸洗粘有卵的鱼巢。
鲤鱼图片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关于鲤鱼养殖技术的内容,而且从鲤鱼图片中可以看出按照以上鲤鱼养殖技术养殖鲤鱼一定能把鲤鱼养殖好,所以养殖户可以按照以上的内容养殖鲤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