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主要为发光弧菌和哈维氏弧菌。在我国南、北方育苗

[育苗(yùmiáo )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

场均有此病发生,在南方虾类育苗中此病危害较大,常常可造成整池虾苗死亡。此病的发生多在溞状幼体

[ ...]

Ⅲ期以后,与水质**有很大的关系。

南美白对虾养殖幼体体发光病的防治技术

2.症状:患病幼体不活跃,摄食不好,死亡率

[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

较高。夜间关闭育苗室电灯,可见育苗池水

[《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

发光,病情较严重者可观察到幼体体内有发光亮点。

3.诊断方法:取育苗池水在400倍显微镜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

下观察可见水中有数量较多的短杆状细菌。取身体内有白点的病虾镜检,可以看到血淋巴中有细菌活动。

4.防治:使用“祛光散”全池泼洒,使“A型”在池水中浓度达2~3克/立方米

[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

,每日一次,连用3天。“B型”在对虾溞状幼体期及蟹溞状Ⅰ~Ⅱ期使池水达到0.4~0.5克/立方米的浓度,每日2次。对糠虾幼体、仔虾期及蟹溞状Ⅲ期以后使池水达0.8~1克/立方米的浓度,每日2~3次。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