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鲳鱼早期发育的研究


  卵形[像鸡蛋轮廓一样的形状,一边小一边大的近似椭圆形ovate leaf 叶形似卵,叶端为小圆,叶基呈大圆,叶身最宽处在**以下,且向叶端渐细。]鲳鲹(Trachinotusovatus)地方名称金鲳、鲳鲹、红三黄腊鲳[黄腊鲳,学名长鳍鲳鲹,俗称金鲳,又叫腊鱼,Trachinotus blochii (Lacepède, 1801) ,鲹科鲳鲹属的一种鱼类。],属,鲈形目[鲈形目(Perciformes)是辐鳍鱼纲中的一个目,有150科1367属7800种,是世界上鱼类中种类最多的1目。],鲹科,鲳鲹属,暖水性,肉细嫩,味鲜美。卵形鲳鲹(Trachinotusovatus)(Linnaeus),俗称金鲳,黄腊鲳,属硬骨鱼[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纲,脊椎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鲹科,鲳鲹属。卵形鲳鲹体型侧扁,卵圆形,体型大,生长快,抗病力强;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生活水温范围14~32℃,最适水温24~28℃;盐度在5‰~32‰之间均可养殖,15‰以下生长更快。自然水域中卵形鲳鲹喜集群觅食洄游,争抢食物凶猛,主要以小型软体动物、小型螺类为食。大的个体有5-10kg,肉细嫩,味鲜美,为名贵的食用鱼类。

1、卵形鲳鲹早期发育[发育指生命现象的发展,是一个有机体从其生命开始到成熟的变化,是生物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阶段的划分:关于早期鱼类发育阶段的划分,根据卵黄[卵黄(yolk),动物卵内贮存的一种营养物质。]囊、油球有无,尾椎[尾椎位于骶骨之下方,由四节(三至五节)退化椎骨结合而成,构成脊柱尾端。]的弯曲、鳍和鳞片等发育特征将卵形鲳鲹早期发育阶段划分为仔鱼[仔鱼,别称凤尾鱼,俗称“子鲚”,学名“凤鲚”,属名贵的经济鱼类,因其尾部分叉形状像凤凰的尾巴,短呈红色,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称。]期、稚鱼[稚鱼是指从各运动**发育已臻完善开始,直到鳞片开始形成至全身披鳞,体形、体色基本上已与成鱼相似时期的鱼。]期、幼鱼期。

(1)仔鱼期又分为卵黄囊仔鱼、尾椎弯曲前仔鱼、尾椎弯曲仔鱼、尾椎弯曲后仔鱼。

(2)18d时各鳍发育完成,鳞片出现,开始进入稚鱼期。

(3)幼鱼期:22d时鱼体全身覆盖银色鳞片,体色为银色,形态与成鱼相似。

2、早期发育特征:据本试验观察,卵形鲳鲹发育到稚鱼期后,与布氏鲳鲹、小斑鲳鲹稚鱼期时一样,背、臀鳍的鳍膜上都具有黑色素[黑色素是一种生物色素,是酪氨酸或3,4-二羟苯丙氨经过一连串化学反应所形成,动物、植物与原生生物都有这种色素。],色素和鳍的发育:仔鱼在孵化时已具有点芒状的黑色素,初孵时躯干部分有大量的黑色斑纹,在1~4日龄仔鱼鱼体黑色素逐渐加深,形成黑色素带;5日龄在仔鱼的头部出现银**素;7日龄时仔鱼背部体色大部分为红褐色,且此时部分仔鱼饱食后体色变为银色,至12日龄绝大部分的仔鱼体色变为银色。

3、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危险期:卵形鲳鲹初孵仔鱼卵黄囊很大,孵化后—天内卵黄物质消耗得很快,第3天开始摄食,初食轮虫,4日龄时卵黄囊完全吸收,7日龄时仔鱼油球消失。仔鱼10日龄时开始用鳗鱼粉驯化仔鱼食用人工饲料,由于饵料的变化,适口性的下降,仔鱼一时不能完成摄食,因此出现死亡现象,初驯化时要结合生物饵料和鳗鱼粉进行混合投喂,待仔鱼适应鳗鱼粉时再完全投喂饲料,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仔鱼的成活率。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