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在自然界中繁殖,必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才能进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很难用人工模拟的生态条件使鱼类自然繁殖。因此,生产上需要通过人为地注射[注射,指的是借助注射器一类的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人体,以达到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激素,促使雌鱼卵子的成熟、排卵和产卵,促使雄鱼[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的成熟并排精。催产[读音催产 cuī chǎn1基本解释[expedite child delivery] 采取措施促使胎儿产出。]技术要求较高,它直接影响到亲鱼[亲鱼,指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也叫种鱼。]的催产率、鱼卵的受精率和受精卵的孵化率,以及亲鱼产后的成活率。因此催产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
(一)催产亲鱼的选择
催产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充分成熟的亲鱼。正确选择成熟的亲鱼进行催产,才能获得良好的产卵效果。适宜的水温、水位、催产剂用量和催产技术等,必须在具备成熟亲鱼时才能起作用。成熟度[成熟度即研究对象与其完美状态的相对值。]不够的亲鱼,多数是催而不产,或即使能够产卵,所产卵的数量也特别少,质量也较差。目前在生产上选择巴西鲷催产的亲鱼,一般是根据亲鱼的外表或与挖卵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来选择。
1.外形辨别巴西鲷在性成熟[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之前,雌雄很难分辨。当达到性成熟时,雌鱼的个体较大,腹部膨胀、松软,***[***:生物体产生生殖细胞用来繁殖后代的**。]凸出,泄殖腔[泄殖腔(cloara)早期胚胎腹面结构。]外部丰满。雄鱼的个体较小,腹部狭窄,***呈三角形凹入,泄殖腔外部狭窄,轻压腹部有白色**流出;亲鱼体表光滑、无伤;成熟的雌鱼体重大于雄鱼。
催产时,挑选成熟雌鱼的方法是,先将鱼放在鱼夹子内,用手轻捏鱼的后腹部,成熟度好的雌鱼,腹部应有明显的卵巢轮廓,腹部松软,而且泄殖孔微红;雄鱼的挑选方法是挤压雄鱼后腹部,如不能挤出**或挤出**的量少,而且入水之后成细线状不散开,则表明该鱼尚未完全成熟;如挤出**入水后即散开,则说明该鱼成熟度好,性腺[性腺主要指男性的**、女性的卵巢。]发育正常,可以用于催产。
2.挖卵观察为了更准确地鉴别雌性亲鱼性腺的成熟度,还可采用挖卵器取卵检查的方法。挖卵器为铜杆或用鸭鹅毛管制成,在其前部为槽长1.5厘米、宽0.3厘米的小孔。用挖卵器轻轻插入雌鱼生殖孔[ ...]中,挖卵器应以能顺利插入生殖孔为宜。如生殖孔太紧,表明雌鱼性腺成熟度较差,此时则不应再用力插入。当挖卵器顺利地插入鱼体生殖孔2—3厘米后,慢慢地转动一周,再轻轻抽出挖卵器,即可取出卵粒。将取出的卵粒放入玻璃器皿的透明液(95%的酒精85份、福尔马林10份、冰醋酸5份)中,大约经过5分钟之后,用肉眼观察,如卵粒大小一致,卵粒饱满,有光泽、分散,全部或大部分核偏位,则表明亲鱼性腺成熟度较好;如卵粒大小不均匀,集结成块状,细胞核位于中部,表明性腺成熟度较差,则催产效果不好;如卵粒过于扁塌、糊状、无光泽,则表明亲鱼卵巢已趋退化。
(二)雌雄亲鱼配组
在催产之前,要有计划地对雌雄亲鱼进行配组。为了有利于雌鱼的产卵和受精,通常雄鱼的数量略多于雌鱼。根据雌雄亲鱼的生长发育情况,一般每组雌雄亲鱼的配比为1:15—2。因雄性个体小,产卵时常常是2尾雄鱼同时追逐l尾雌鱼。所以在配组时,还应注意在同一批次催产的雌雄亲鱼中,其个体大小不应相差太大。
(三)催产剂及注射量
催产剂的用量,除了与催产剂的种类、亲鱼种类、性别有关外,还与催产时间、水温、性腺的成熟度、亲鱼的个体大小有关。在早期,水温偏低,卵巢膜对激素不够敏感,用量需比中期增加20%—25%。对成熟度差的亲鱼,或增大注射量,或增加注射次数;对成熟度好的亲鱼,则可酌情减少用量。雄亲鱼催产剂的用量,一般只注射雌亲鱼第二针剂量的一半。
(四)注射
巴西鲷的催产常采用两次注射法,即先注射少量的催产剂进行催熟,然后再行催产。通常采用体腔注射法,即注射部位为胸鳍或腹鳍基部。体腔注射时,先把鱼夹中的亲鱼侧卧在水中,再把亲鱼上半部托出水面,在亲鱼胸鳍基部无鳞凹入的部位,将针头朝向头部前上方刺入1—1.5厘米,把注射液徐徐注入。
(五)效应时间
从末次注射到开始**所需要的时间,叫作效应时间。效应时间与药物的种类、鱼的品种、水温、注射次数、性腺成熟程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水温高,效应的时间短;反之,水温低,效应的时间则长。巴西鲷亲鱼经催产后,在水温24—28℃的条件下,效应的时间为8—1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