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鱼类养殖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行业,基本上采用的鱼塘养鱼[养鱼的鱼缸最好是长方形或是圆形的,不规则形或是三角形的鱼缸不要采用,养鱼的鱼缸摆放的高度不宜过高,水平面的位置最好不要超过一般人心脏的高度,因为从中医学角度讲,人的心脏属火,鱼缸有水,水克火于人不利。]的方法,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进入淡水鱼[广义的说,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养殖行业的人越来越多,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冬季鱼塘养啥好,一个10亩鱼塘养鱼利润:

冬季鱼塘养啥好

  冬天池塘适合养鱼苗。秋季气温下降时放养小苗,经过一个冬天,第二年春天会长到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规格,然后进入迅速生长期。

  头年秋季放苗不仅能缩短养殖周期,而且由于温度低,鱼活动弱,因此成活率也比较高。也免去了春季放苗的适应期。

冬季鱼塘养啥好,一个10亩鱼塘养鱼利润

  成鱼养殖要求鱼种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规格合理、健康无伤。

  鱼种质量标准

  同种同龄的鱼种,规格一致,体长体重相差无几,背部肌肉厚,色泽鲜明,鳞片鳍条完整无损,游泳活泼正常,溯水性强,离水后放在盆中鳃盖不张,尾不弯曲,跳动不止,体表没有伤痕和寄生虫。

  养殖模式:

  为合理利用饵料和水体,发挥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促使成鱼鱼种双丰收,提高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社会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池塘养鱼适用混养模式。

  1、确定主养鱼和配养鱼类。主养鱼类不仅在放养量(重量)上占较大的比例,而且是投饵施肥和饲养管理的主要对象。配养鱼是处于配角地位的养殖鱼类,它们可以利用主养鱼的残饵和粪便形成的腐屑以及水中的天然饵料[天然饵料,是一种用动物或则植物制作的钓鱼饵料。]很好生长。根据市场需求、饵料来源、池塘条件、鱼种来源确定主养鱼和配养鱼类。

  2、混养类型

  1)、以草食性[草食性,在动物学上,草食性是指主要吃植物,而不吃肉类的动物。]为主养鱼的养殖类型,这种饲养类型主要对草食性鱼类投喂草类,利用草鱼、武昌鱼的粪便和残饵,饲养配养鱼。由于饵料较易解决,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比较适合我市的养鱼特点。其主养鱼的类型已发展为草鱼、武昌鱼为主养鱼,草鱼、鰱、鳙鱼为主养鱼,草鱼、青鱼为主养鱼等各种类型。

  2)以杂食性鱼类为主养鱼的养殖类型。如以鲤、鲫为主,搭配草、鰱、鳙鱼的养殖类型。

  3)以滤食性鱼类为主养鱼的养殖类型。如以鰱、鳙为主,适当混养食有机腐屑的鲫、银鲴等鱼类。

  再是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

  密度和混养是紧密相关的,只有在混养基础上,才能提高池塘放养密度,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制约密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水质和饵料。所谓合理放养密度,就是在养成成鱼或预期规格的前提下,能够达到高鱼产量的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应考虑以下五个条件:

  1、池塘条件。有良好水源,较深的池塘,放养密度可加大。

  2、鱼种的种类和规格。混养多种鱼类的池塘,放养量可大于单一种鱼类或混养种类少的鱼池。个体较大的鱼类比个体较小的鱼类放养尾数应较少而放养重量应较大,反则反之。

  3、饵、肥料供应量。如饵、肥料充足,放养量可相应增加。

  4、饲养管理措施得当,养鱼配套设备较好,可增加放养量。

  5、历年放养模式在该池的实践结果。如鱼类生长好,单位面积产量高,饵料系数不高于一般水平,浮头次数不多则放养量较合适。反之,表明放养量过密,应适当调整养鱼密度。

  放养时间

  提早放养鱼种是高产稳产的措施之一,冬季成鱼出塘后,即进行池塘清整,一般在春节前后鱼种放养完毕。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温度低的季节,鱼的活动力弱,在捕捞和放养过程中不易受伤,可减少饲养期间的发病死亡率。同时放养早,也可早开食,有利于鱼类的生长。鱼种放养需在晴天进行,避免雨雪寒冷天气,鱼种在操作中受冻伤。

一个10亩鱼塘养鱼利润

  鱼塘养鱼,通常是指用人工修筑的鱼池进行成鱼养殖。一般一亩鱼塘养鱼利润有1000-5000元,利润不高。一般来说鱼的产量和利润相关,然后产量又和投种有关系,所以在投放鱼种的时候要科学。

  混养价值高。淡水鱼混养是在水库、池塘投放鱼种的过程中,逐年增加异种、异龄鱼的混养比例的-种饲养方式。从目前鲜鱼市场看,淡水鱼混养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淡水鱼混养的好处有。

  1、利用水体

  水库和池塘的水体是-个立体空间,特别是池塘,大多数面积小,深度浅,一般只有水层区和水底区之分。在投放鱼种时,根据养殖鱼类各自的生活习性,合理搭配各种鱼种、鱼龄的放养比例使养殖水体中呈现“池塘如楼房,层层鱼游荡“的生动活泼的景象,使水体得到使用。

  2、广泛利用饵料

  淡水鱼的饵料包括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水体中的天然饵料为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底生藻类和有机屑三大类;人工投喂饲料为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要达到而又合理地利用水中天然饵料和提高人工投料利用率的目的,就必须在同一水体同时养殖各种食性的鱼类,以确保各类饵料资源都能分别为各种生活习性鱼类所利用,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产量。

  3、利用鱼类共生

  淡水鱼混养可以以草鱼为主,兼养鲤鱼、白鲢、花鲢、鲫鱼、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鳝鱼、甲龟等十几种鱼类,这些鱼类混养在同一水体中除投喂一定的饲料外,还可以通过“自体施肥“来获得食料。因以养草鱼为主,投喂的日粮主要是牧草。草鱼吃剩下的碎渣沉淀到水底,成为鲤鱼、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的饵料,而草鱼、鲫鱼、罗非鱼不断地排出粪便,增加了水质的肥性,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鲢鱼,鳙鱼提供了饵料。鲢鱼、鳙鱼摄食浮游生物,有效地防止了因浮游生物过多而导致水体过肥,为草鱼的生长提供了保障。黄鳝、甲鱼等在养殖过程中能够翻松底泥,加速有机质分解,为鱼类提供饵料。

  4、节省育种费用

  混养成鱼的水塘,实行异种、异龄鱼不同规格套养,既不影响成鱼的生长,又可扩大鱼种来源,在某种程度上解决鱼种供应问题,节省购种费用。而且,这种养殖不需要增加鱼种池和管理人员,省地、省工、省成本。

  5、效益好

  淡水鱼混养,不仅年均鱼产量有较大幅度地提高,而且上市的鲜鱼品种也明显增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上就是冬季鱼塘养啥好,一个10亩鱼塘养鱼利润的具体内容了,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终目的是获得大的利润。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