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 ...]的选择,一般选择4厘米以上的个体,对不同来源的4厘米以上的文蛤[文蛤又称为蛤蜊、花蛤,别名华哥、丽文蛤、蚶仔(hān-zǎi)、粉蛲(fěn-náo),白仔,是属于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的贝类,是重要的食用贝类之一。],注意抽样进行[进行,词语。]细胞成熟度的检查,当性腺饱满,卵细胞部分呈园球形、**[**是雄性动物的生殖细胞。]比较活泼地游动时,即可当作亲贝,反之不能。一般性成熟[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好的亲贝经**催产[读音催产 cuī chǎn1基本解释[expedite child delivery] 采取措施促使胎儿产出。]后,大量排放[排放( discharge),指排泄放出;按顺序安放。]精和卵。性成熟**的亲贝,无论采取何种诱导措施,均不能达到排放高峰,而且精、卵质量差,孵化的畸形怪胎多。
**催产的方法,亲贝*干**后,用海水进行流水冲击,再放入0.15—0.25%的氨海水中浸泡,然后放入盛有升温水的产卵池中,升温至28°C。放在暂养池中的亲贝,不经人工催产也能自然排放,排放的时间一般在半夜或凌晨。亲贝排放时,雄贝在出水管[学科:材料学 词目:出水管 英文:exhalent siphon,atrial siphon 释文:出水管系瓣鳃类2根水管中位于背侧的一条。]喷出*白色**呈云雾状扩散,雌贝则排出浅**卵或卵块,沉降于水底,排放是持续进行,有时可达数小时。
为了保证获得纯净的精和卵,雌雄亲贝应该分别在不同容器内排放,然后用筛绢过滤,除去杂质和**进行受精[受精,指卵子和**融合为一个合子(受精卵)过程,是有性生殖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界。]。文蛤是单精受精,受精时**不易过多,一般有几个**活跃地围绕在一个卵子周围即可,避免**过多而产生畸形怪胎。受精后必须进行多次洗卵,除去沉降缓慢的不成熟的卵和多余的**,使胚体在良好的水质条件下进行孵化,然后用虹吸法择优集中培养[培养(péi yǎng),意思是指以适宜的条件促使其发生、成长和繁殖,也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密度以每毫升水体数个至十余个为宜,不宜过密。
防止有害藻类和原生动物进入培养池,培养用水必须进行黑喑沉淀,并要严格过滤后才能使用。培养用水的适宜比重范围1.010—1.025。最适范围为1.015—1.025,下限在1.005—-1.010之间,上限在1.025—1.030之间。
文蛤幼虫[幼虫,是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或构造以适应其独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的个体比较大,幼虫壳长一般都在119微米以上,对饵料颗粒大小的要求并非十分严格,由于育苗工作在高温期间进行,投喂的饵料必须特别注意,防止引起水质**。以采用人工培养的耐高温的微藻体作为饵料较为有利。
当幼虫转入底栖生活时,适时投放底质[底质是矿物、**、土壤的自然侵蚀产物,生物活动及降解有机质等过程的产物,污水排出物和河(湖)床底母质等随水迁移而沉积在水体底部的堆积物质的统称。]十分重要。投放的时间主要是根据幼虫生活习性,进入**期的幼虫行动极为活跃,葡匐爬行,棒状足伸习频繁,并不断作掘土状的动作,显示埋栖的要求,这时就要及时投放底质。沙子以不超过150微米的细粉沙为好,但都要进行严格消毒,底质的厚度可掌握在0.5厘米,不要超过1厘米。转入底栖的幼苗[【词目】幼苗【读音】yòu miáo【释义】种子发芽后生长初期的幼小植物体。]会分泌大量粘液,往往将自身缠住,影响幼苗正常生活,导致死亡。为了避免粘液缠住幼苗,除了加强换水及搅动水体外,用118目/吋的分样筛彻底清洗底质,经筛洗后能清除贝壳上的粘液,幼苗也不至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