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现在的养殖业[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发展的非常迅速,鱼的养殖在众多的养殖业当中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是鱼的种类有很多,到底养哪种鱼比较好呢?这让很多的投资者都犯选择综合症。
养鳜鱼[鳜鱼,又叫桂鱼、鳌花鱼,肉食性,无鳞鱼类,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赚钱吗
鳜鱼,又名鳜花鱼[编号:7052拉丁目名:PERCIFORMES中文目名:鲈形目中文科名:鮨科拉丁科名:Serranidae中文亚科:鳜亚科拉丁亚科:Sinipercinae中文属名:鳜属拉丁属名:Siniperca拉丁种名:chuatsi定名人:(Basilewsky)年代:1855中文名:鳜ogenus:Perca原始文献:N. Mem. Soc. Nat. Moscou, X, 218.模式产地:天津俗名:鳜鱼, 鳜花鱼, 桂花鱼, 白桂, 姜母鱼生境:江河或湖泊国内分布:全国各地国外分布:朝鲜资料来源:黑龙江流域鱼]、桂花鱼、桂鱼、鳜花鱼、鳌鱼、脊花鱼、胖鳜、花鲫鱼等,是一种家常的可以食用的鱼类。鳜鱼,在我国一直是优质名贵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味极鲜美,广受消费者的青睐。
养鳜鱼的成本和利润
目前早鳜新鱼陆续上市,价格依然强势,8两以上标准规格33-35元/斤。鳜鱼养殖成本中大的是饵料鱼投入,占到总开支的80%以上,相同行情饵料鱼成本控制越低,鳜鱼养殖利润就会越高。
鳜鱼苗如何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
刚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出膜的鱼苗身体柔软细嫩,个体比家鱼小,体长仅4毫米左右。经50~60小时的培育后,体长即达4~5毫米,心动次数平均为3次/秒,此时的鳜鱼苗开始摄食,即进入夏花培育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鳜鱼苗培育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培育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生产中归纳为流水和静水培育两种方式,流水育苗[育苗(yùmiáo )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比静水育苗高,但生长速度比静水稍慢。
1、流水培育:流水育苗又分用孵化缸和环道育苗两种方式,操作基本相同。
①培育条件:孵化缸(环道)具有水质新鲜、水体交换量大、水温均衡、温差小、溶氧丰富等优点,符合鳜鱼苗生长对环境的要求,生产中多数采用此种方法,即将在孵化缸(环道)中孵化出膜的鳜鱼苗继续留在人工控制水流的原缸(环道)中培育。
②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密度:育苗初期,鳜鱼苗放养密度一般为0.5万~1万尾/平米,随鳜鱼个体的增大而逐渐减少。
③培育方法:在鳜鱼苗培育过程中,每5天左右应结合分规格转换孵化缸(环道)1次,同时将孵化缸(环道)底部两侧的沉积物清除,鳜鱼苗贪食,好在孵化缸(环道)转环道前数小时停止投喂饵料鱼,以避免鳜鱼苗暴食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静水育苗:静水育苗又分在鱼塘、水泥池和网箱中培育。
①培育条件:培育鳜鱼苗的池塘一般以水泥池为好,面积30~50平方米,水深保持在0.8~1米,在池底可设置一些模拟自然水域的人工礁,为鳜鱼苗创造一个良好的捕食环境。
②消毒放养:鱼苗放养前,培育池必须彻底清理消毒,放养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体放养鳜鱼苗7000尾左右,当鳜鱼长走1.5厘米左右时,移入网箱培育,效果会更好。
如何提高鳜鱼的成活率
1、提高鳜鱼放养规格,保证鳜鱼下塘时体长达到5厘米以上。
2、根据池塘饲料来源和数量放养鳜鱼苗,一般每亩放养20~30尾,并在鳜鱼苗下塘前适量投放抱卵青虾、鲫鱼或罗非鱼,让其自然繁殖,保证鳜鱼在体长5~10厘米时有充足的仔虾等鲜活饲料,当鳜鱼体长达到10厘米以上时应适当投喂饲料鱼,保证有足够的饲料鱼供应。
3、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注换新水,使用微生态制剂和底改剂改良水质、底质,合理使用增氧机,做到“三开二不开”,并移栽少量水花生净化水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4、加强防病,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要做好鱼池的清整消毒工作,其次在其他鱼类用药时,应考虑鳜鱼对药物的敏感性,注意用药剂量。
其实不管是养殖哪种鱼,它都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空间,而且我国的养殖业这几年发展的比较迅速,由于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导致我国近几年农村的发展也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