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虾苗淡化、标粗
淡化、标粗时间以15-20天为宜,盐度、pH值与养殖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用水一致。将虾苗培育到体质健壮,规格达1.2-2厘米,可大幅度提高养殖成活率
[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
二、苗种放养
[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放养前试水以确保放苗成活率。放养时间宜选择水温稳定在20℃时为好。一般为不影响产量和保证上市规格,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以每亩3万尾左右为好;池塘条件优越,可增至每亩4万-5万尾。
三、饲料投喂
养殖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专用的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日投喂量按体重
[体重body weight为 *体或穿着已知重量的工作衣称量得到的身体重量。]的百分比例计算,体重3克以下日投喂量为体重的7%-9%,体重3-6克日投喂量为体重的5%—7%,体重6克以上日投喂量为体重的3%-5%。具体以投饵后1.5小时内吃完为标准。
四、水质控制
养殖过程中勤换水,用生石灰调节pH值在8.0以上。用光合细菌加
沸石粉20X10—6全池泼洒改善底质,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病害防治
为减少虾病发生,要经常对水体进行消毒。放养前要用1X10·6浓度二溴海因液消毒水体,5天后每亩加蛭孤菌0.25公斤、枯草杆菌0.2公斤及光合细菌5公斤培养水质。养殖中期在饲料中要不定期添加护肝、保肝及抗**的中草药和复合维生素及多糖类
[多糖类(polysaccharide) 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动物、微生物、地衣和海藻等中,如植物的种子、茎和叶组织、动物粘液、昆虫及甲壳动物的壳真菌、细菌的胞内胞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