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生态育苗的六个关键措施介绍


  近年来,有很多扇贝[扇贝是扇贝属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的代称,约有400余种。]保苗客户反应苗从车间进入露天池后死亡率很高。经过我们的调查分析发现,在育苗的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会造成扇贝幼体[ ...]抵抗力[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差,对环境变化的耐受性低,易造成死亡;而使用微生态制剂育得的苗生长速度快,适应力强。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结合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1、如何获得高质量的卵?

  如果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质量差,幼体孵出后,体质不好,会相继下沉死亡。想要提高受精卵的质量,首先要加强亲贝[ ...]的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主要是加强饵料的投喂及换水等,且提温速度不能太快。投喂“海洋红酵母”(2ppm)含有粗蛋白、虾青素等,能有效提高种贝的性腺成熟度和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效果和综合性能完全超过单胞藻。“海洋红酵母”区别于普通酵母,性能稳定,活菌率高达95%,适应海水渗透压。

  2、蓄水池[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是重要的雨水蓄积重要工程设施。]的水如何处理?

  扇贝培育对水质要求很高,我们要在源头把好关。蓄水池中添加“绿水解毒安”(3-5ppm)和“利生素”(1kg/亩)。“绿水解毒安”为1个交换量使用一次,有效降解蓄水池中的重金属和藻类死亡产生的毒素;“利生素”为每10天使用一次,分解死亡的藻类和水体中的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和**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的含量。

  3、如何降低弧菌[弧菌(Vibrio)是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尾部带一鞭毛的革兰氏*性菌。]病发病率?

  扇贝育苗过程中的主要致病菌[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a ) 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也被称为病原微生物,其包括细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及放线菌等。]为弧菌。无论是在培育池水体中还是在亲贝体液中,弧菌数量都远远高于自然界,因而控制弧菌的数量是预防疾病的主要措施。“菌克27”是噬菌蛭弧菌产品,高效寄生、裂解G-致病菌,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和药物残留。“菌克27”1-2ppm配合“强效EM”使用,能显著提高幼体的生长速度和抗病力。

  4、如何降低培育池中的氨氮、**酸盐,消除泡沫?

  氨氮、**酸盐高的环境中更容易滋生弧菌,这都是由有机质含量高引起的,且在充氧的条件下易形成泡沫不散。因此使用“益菌苗康”(活性芽孢*)3-5ppm,强力分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高效降解水体中氨氮、**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并且能减少换水量,延缓倒池。

  5、倒池的时候如何提高抗应激能力?

  在扇贝培育过程中,为了提供良好的水质条件,会进行倒池操作,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对幼体造成应激性损伤,因此在倒池前的2-4个小时内泼洒“低聚糖863”和“解毒抗应激灵”各2-5ppm,能有效增强幼体的抵抗力,减缓应激反应。

  6、水温是扇贝育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应如何控制?

  亲贝培育过程中,切忌升温过快,尤其是想早出苗的时候,这相当于工业生产中偷工减料的行为,绝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10℃以前每天升温1℃;10-13℃,每2天升温1℃;14-19℃,每3天升温1℃;20℃保持温度;稚贝出池前降温,应该在换水时进行,每次降温不超过1℃。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