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淡水即含盐量小于0.]鲳成鱼[成鱼,是淡水鱼的一种,皮滑,主要颜色为黑色和褐色,可以人工养殖。]的养殖,已在珠江、长江和黄河流域等不同地区(包括新疆等地)进行试验。目前认为,在苗种较少,又缺乏养殖经验,特别是当年[当年,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语,有两种读音,读“dāng nián”时,意思是指过去的某段时间;读“dàng nián”时,意思是指同一年。]的苗种养成成鱼,首先应在同等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的家鱼或尼罗[尼罗,擅长写以**为背景的小说。]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的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池中[她如鱼得水,步步为营,却终归为池中鱼。]进行套养[ ...],使淡水鲳在当年达到成鱼,这样能得到满意的增产效果。
(一)规格较大的越冬鱼种的套养技术
淡水鲳的越冬鱼种,一般最小都在全长5cm~8cm左右,适合在四大家鱼鱼种池中套养成成鱼(或在池塘中主养)。每公顷[公顷(gōngqǐng 、hectare(ha) )公制地积单位。]鱼种池套养淡水鲳3000尾~4500尾,既不影响四大家鱼的鱼种产量,又不增加饲料和劳力,每公顷可以净增产淡水鲳3000kg左右。
(二)当年苗种的套养
淡水鲳当年繁殖的水花,培育至规格为1g/尾左右时,套养在鱼种池中,若有3个月的生长时间,当年可养成0.25kg~0.50kg的成鱼。下面介绍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两种套养技术。
1.在乌仔鱼种池中套养
当年的淡水鲳鱼种,规格为1g/尾左右,每平方米投放数量为2尾,套入每平方米密度为200尾的乌仔鱼种池中养殖。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均采用常规的苗种培育方法,未加特殊措施经79天饲养,淡水鲳的成活率达100%,平均尾重129.9g,家鱼鱼种268kg,另外还有规格1.1cm~1.5cm的尼罗罗非鱼鱼种163kg。
2.在尼罗罗非鱼亲鱼繁殖池中套养
当年的淡水鲳鱼种,规格为1g/尾左右,每公顷以3600尾的数量,套入尼罗罗非鱼的亲鱼繁殖池中,经79天饲养,收获时每公顷获得淡水鲳3525尾,重1365kg,平均尾重249g;每公顷同时获得尼罗罗非鱼种843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