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产业结构在不断进行调整,其中水产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越来越受欢迎,特别是泥鳅养殖得到广大养殖户的青睐。目前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养泥鳅是重要的养殖方式,采用土地池塘养殖的方法建造方便,想要让养殖泥鳅的投资少,必须要学会如何建池塘。
泥鳅池塘建设
1.池塘选址,池塘要选择在交通方便、进苗、购买饲料、出售泥鳅便利的地方,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池塘要选在电压稳定的地方,因为养殖中需要经常换水。泥鳅池塘可以建造距离江河、湖泊交近的地方,水源不能受到污染。土质以黑土、黄土为好,修建的池塘地势要高,排水要方便。
2.泥鳅池塘建造,对于田埂较为矮小的稻田或者平地养殖泥鳅,有条件的要采用小型推土机、挖掘机,建成之后的泥鳅池塘蓄水深度在1-1.5米左右,具体深度要结合泥鳅的品种和密度,池塘梗要做的宽大结实,底部宽度在三米左右,埂下宽上窄,埂体宽大才比较结实。
3.池塘的规格,养泥鳅的池塘要以长70—120米,宽8—15米,面积1-3亩为宜,方便以后进行管理,打捞捕捉起来更方便。如果宽度过宽投料管理不方便,如果过长换水不彻底,池塘过小建造的成本会更高,也会增加管理难度。
4.池塘排水管道[排水管道 指汇集和排放污水、废水和雨水的管渠及其附属设施所组成的系统。]安装,泥鳅池塘排水管道由一个弯头[elbow在管路系统中,弯头是改变管路方向的管件。]和两节排水管组成,水管道的大小一般为直径100-160毫米,在埋好的管道的池内一端套上一个同规格的弯头,并用胶水粘好固定,使弯头口向上。
泥鳅的投养和管理
1.泥鳅投放,在4月份前把体长4到7厘米的泥鳅投放到池塘,到下半年开始收货,在此期间有利于泥鳅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放养泥鳅之前需要用3%-5%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消毒,以降低水霉病的发生率,浸洗时间未5-10分钟。
2.水质调控,养殖泥鳅池塘颜色以黄绿色为佳,透明度在20到30厘米,经常观察水色变化,及时注入新水。通常每隔半个月要施肥一次,每亩施肥量[施肥量,是指肥料施用的数量。]在15克左右。及时进行消毒,如果发现水塘水质富营养化,适当的用一些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可以有效的控制水质。
3.疾病防治[《疾病防治》是2010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巍。],泥鳅养殖还要注意疾病的防治,泥鳅发病多是因为日常管理和操作不当引起的,所以平时要做好预防措施,在饲养中要注意驱赶害虫。
泥鳅养殖是新几年的新兴水产业,作为新手养殖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同时还要注意成本的控制,这样才能够保证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