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病害防治过程中,使用的药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常用的给药方法主要有外用全池泼洒和口服法。也可以两种方法同时使用,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全池泼洒药物,使池水中药液达到一定浓度,杀灭虾体及池水中的病原体

[病原体(pathogens)指可造**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

,是对虾病害防治中常用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测量出虾池中水的体积,然后按药物所需剂量和水的体积算出虾池总的用药量。此法杀灭病原体较彻底,防治均可使用。

日本对虾虾病防治的给药方法

口服法是将所需药物按一定的剂量均匀地加入饲料中,制成药饵,按时投喂。根据药物的性质采取不同的配制方法。对于性质比较稳定,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受热和光的影响不会很快分解或变质的药物,如穿心莲、黄连素

[黄连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碱,是我国应用很久的中药。]

等,可将药物溶于水后再均匀喷洒在配合饲料中,制成药饵;对于性质不稳定,见光和热易分解变质的药物,如维生素C等,可将微胶囊

[微胶囊是指一种具有聚合物壁的微型容器或包装物。]

包膜的药物加入水均匀喷洒在已制备好的配合饲料上,稍晾干再均匀喷洒一层植物油或鱼油,使药饵表面形成一层油膜,防止投喂后饲料中的药物溶于水中。剂量的计算一般是按饲料的定量计算,即每千克饲料用多少克药。口服法主要用于防治对虾寄生性传染病和营养缺乏引起的疾病。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