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龙虾在自然条件下病害很少,随着高密度人工养殖的扩大,淡水龙虾养殖也面临着疾病暴发的危险。因此,要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一)病害的预防

1、彻底清塘消毒

[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

淡水小龙虾养殖常见病害与敌害防治技术

放养前要彻底清塘消毒,杀灭病原体和敌害

[敌害,是汉语词汇,读音为dí hài,释义是危害某种动物的动物。]

生物。要过滤进水,防止敌害生物入池。外来虾苗要用1~3%的食盐水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

浸浴消毒后再放入池塘。还有饲料、网具也要按常规消毒。

2、保持水质清新

经常冲注新水,或配套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保持池水溶氧量在每升3毫克以上;每月视情况用生石灰(每吨水20克)全池泼洒,使pH值保持在7~8。

3、科学投喂饲料

以使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

为好,做到“四定”投喂。池中有残饲或水质及池底恶变,多是由于投饲过多所致。当水中溶氧低、水质恶化或恶劣天气时(如雷雨闷热天、连续*天),要减少投饲或停喂。

(二)常见病害与敌害的防治

1、细菌性疾病

(1)褐斑病

[褐斑病(又称立枯丝核疫病 brown spot),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

。虾的甲壳受到外伤而被多种细菌感染,破坏了虾壳的角质层、表皮层和几丁质层,形成甲壳上的黑褐色斑块。此病一般都能在再次蜕壳时蜕掉而自愈,但严重时也会致虾死亡。

(2)败血病

[毒性微生物从感染病灶侵入血液,引起寒战、发热、衰竭,并往往引起各**继发性脓肿形成的病症——亦称“败血症”。]

。虾的血液和内部**被细菌感染而出现,这些细菌包括有弧菌、单孢菌和革兰氏*性菌。

细菌性疾病的防治:主要是改善水质和池塘环境,不受剧烈**和免受外伤,着重预防。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在养虾池

[虾池是江苏省东台地区的传统小吃。]

中施用消毒、杀菌剂抑制细菌。

2、真菌

[真菌,是一种真核生物。]

性疾病

(1)水霉病。由于真菌侵袭螯虾的死卵,繁衍增殖而使卵子生为白毛状的“水霉病”。严重时真菌也能传染侵袭周围的好卵子,形成连片白霉。可试用常规防治水霉病的办法防治。

(2)螯虾瘟。这种病由一种真菌感染而起,这种真菌适宜生长温度不高于18℃,当水温高于21℃时,真菌的生长就受到抑制。因此,只要将虾苗放养和捕捞时的水温掌握在21℃以上,螯虾就不会得该病。

3、螯虾的敌害

鸟类如鸬鹚、鸥类是养虾池的大敌,可用音响或视觉干扰来轰吓;鱼类如鲈、鳢、鲶、鳜等能掠食虾类,特别是在蜕壳时螯虾受害更大,应严格清除出池。如要混养,也只能将鱼养在池水的网箱(密封网箱)内。水狸鼠、龟、蛇、蛙等水陆两栖动物也能吞噬螯虾或其幼虾,可以通过诱杀或在池周加围障羼隔绝。许多水生昆虫或其幼虫也能伤害螯虾幼虾,可用各种方法防除或诱杀、窒杀,但对在虾池中应用杀虫剂等农药则须特别小心,因为虾类也是节肢动物,对一些农药很敏感。在鸟类危害严重时,可以在池面上用网罩盖,以阻隔害鸟入池食虾。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