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蛤苗放养和养成管理技术


  一、蛤苗放养

  1.苗种选择 
  选择潜沙能力强、体表光亮、无损伤、无病态的文蛤[文蛤又称为蛤蜊、花蛤,别名华哥、丽文蛤、蚶仔(hān-zǎi)、粉蛲(fěn-náo),白仔,是属于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的贝类,是重要的食用贝类之一。]苗,规格为140只/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200只/千克。

  2.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 
  中潮区[ ...]播放规格140只/千克~200只/千克苗种,每亩播400千克左右。低潮区蛤场则播放每千克140只以内的蛤苗,每亩播800千克。

  3.播苗 
  播苗一般在涨潮前进行,苗种要均匀播在滩面上。若气温较高,应选择在*天或黎明、黄昏时进行。

  二、养成管理

  退潮尤其是大风浪或台风暴雨后,要及时[及时,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jí shí。]检查木桩和围网是否倾倒或破损。发现有泥沙或淤泥冲入场地,要及时清理;风浪冲滚使文蛤成堆,密度太大,要及时疏散。对敌害生物如鱼类、蟹类、鸟类、棘皮动物[棘皮动物,是动物的一个门,包括一些古老的海洋动物㠂这个门从寒武纪出现,总共有20000多种类。]等要经常采捕[为采集,捕捞之意。]或驱赶;及时清除已经死亡的文蛤,防止污染滩涂。

  三、收获

  文蛤经过1年~2年的养殖,壳长达5厘米以上时,便可收获上市。北方和江苏一般在春秋两季收获;南方地区除夏季及繁殖盛期不采捕,其他时间都可采收。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