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pH值的作用
pH值是南美白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池水质
[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的一项重要指标,PH值通过影响其它环境因子而间接影响养殖生物。当PH值偏低时,铁(Fe)离子和硫化氢(H2S)的浓度都会增高,而这些成分的毒性又和低PH值有协同作用,PH值越低,毒性越大,另一方面,高的PH值又会增大氨的毒件。调节虾池水质在对虾最理想的pH值范围内,是对虾获得高产稳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pH值偏高或偏低应如何处理
[处理是汉语词汇,读作chǔ lǐ,出自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有处置、安排、加工等意思,快速的解决问题,也泛指低价出售。]pH偏高容易造成对虾脱壳困难,食欲减退等症状;pH偏低容易造成对虾呼吸困难、黄鳃、肿鳃等**现象,因而要经常检查水质,若出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做出处理。
pH偏高的处理
(1)藻类繁殖过旺,pH变化较大,从水色来观察为水色偏浓。处理方法为:有**水源的换部分水,同时施放活水菌王
[《菌王》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一部都市小说,小说作者是邋遢呆子。](2-3亩/袋)和倍康健,来抑制藻类的过度繁殖。
(2)水色正常但pH偏高,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养殖前期,主要原因为池塘老化、塘底含氮有机质偏多以及水体缓冲力低。处理方法为:先泼洒
[【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活水菌王和解毒绿水素调节水质,再使用腐殖酸
[腐植酸(Humic Acid,简写HA)又称胡敏酸,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腐殖质的主要组成部分。]钠提高水体缓冲力。
(3)有害藻类(蓝藻或甲藻)过度繁殖,水色呈蓝色或酱油色,pH变化较大。处理方法为:水源条件好的可以换水,避免蓝藻或甲藻分解的毒素影响对虾的生长,换水后使用活水菌王和倍康健抑制蓝藻的繁殖;如有蓝藻集中到下风处塘边的情况,可用杀藻剂局部泼洒处理,泼洒之后需先使用生物底改王进行调节,然后用有活水菌王调节水质。
pH偏低的处理
养殖水体pH偏低,一般情况是由于土质引起的。可用生石灰或熟石灰
[熟石灰:所属现代词,指的是用于制漂**, 硬水软化剂和自来水消毒澄清剂及建筑工业等。]2.5~5千克/亩泼塘。亦可用碳酸钠或腐殖酸钠全池泼洒,提高pH。也可采用追加氨基酸肥水液逐步提高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