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鲷成鱼的日常管理技术



巴西鲷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成鱼饲养中的日常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

1.每天巡视池塘,观察池鱼动态早上巡塘时,观察池鱼有无浮头[由于水域环境的变化,造成含氧量急剧下降,致使鱼类因缺氧而浮在水面吞食空气,称之为浮头。]现象,浮头程度如何;日间结合投饲和水温测量等工作,检查池鱼活动和吃食情况;晚上巡塘,检查全天吃食情况和观察有无浮头预兆。

2.加强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管理,防止水质恶化引起的池鱼浮头、泛池定期加注新水或当水色不佳时立即加注新水。对精养高产鱼池必须配备增氧设备,每10亩池塘至少应配备3千瓦的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一台。在天气较好时,中午开机2—3小时。若遇天气不好,应在夜里开机直到解除浮头现象为止。

3.做到“四定”投饲,确保巴西鲷快速生长“四定”,就是每天固定投饲时间;饲料投喂在固定的食台上,对食台要定期进行清理消毒;饲料的质量要保持相对稳定;每天投饲的总量,随着鱼体的增大而间隔一定的时间进行调整一次,遇到天气变化或拉网检查时要适当减少投饲量。

4.积极做好病害[植物体发育**、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预防工作自巴西鲷引进至今尚未发现严重的病害。在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运输时,由于操作损伤,出现过较多死亡的现象。因此,要改进操作方法,在下塘之前对鱼种进行消毒。在鱼种培育阶段,由于水质恶化发生细菌性出血症。用口服氟哌酸[氟哌酸,即诺氟沙星,化学名称1-乙基-6-氟-4-氧代-1,4-二氢-7-(1-呱嗪基)-3-喹啉羧酸。](剂量为每千克饲料含10毫克氟哌酸)的方法,两天之内即可治愈。若巴西鲷与其他鱼类混养时,应禁用敌百虫、孔雀石绿。在混养塘内必须使用杀虫剂时,可用低剂量(0.05毫克/升)的鱼虫克星(主要成分为菊酯)。对强氯精一类水体消毒剂,使用剂量应控制在每吨水0.5克以下。

5.定期检查鱼的生长情况,每天做好池塘管理记录要求每15天或30天打样一次,测量鱼的个体重量和体长,调整投饲量,记录每天池塘管理中的情况,包括时间、天气、水温、水色、投饲种类与数量、水质、鱼体生长、病害防治等。池塘养殖要有专人负责,记录要完整、详细,以便于总结经验,提高养殖技术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