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麦黄草的生物学特征

麦黄草,学名菹草,又叫:虾藻、虾草、麦黄草。眼子菜科,眼子菜属。单子叶植物。拉丁文名:Potamogetoncrispus。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生于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

、湖泊、溪流中,静水池塘或沟渠较多,水体多呈微酸至中性。茎扁圆形,具有分枝。叶披针形,先端钝圆,叶缘波状并具锯齿。具叶托,无叶柄。花序穗状。秋季发芽,冬春生长

[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麦黄草在小龙虾养殖中的应用

,4~5月开花结果

[开花结果原指经播种耕耘后有了收获。]

,夏季6月后逐渐衰退腐烂,同时形成鳞枝(冬芽

[冬芽,落叶树在落叶后的枝条上形成继续活动的新结构。]

)(俗称麦黄角)以度过不适环境。冬芽坚硬,边缘具有齿,形如松果

[松果,别称松塔,为松科植物的果实,成熟后内有松子。]

,在水温适宜时在开始萌发生长。叶条形,无柄。花果期4-7月。可作绿肥并可净化水质。具近圆柱形的根茎。茎稍扁,多分枝,近基部常匍匐地面,于节处生出疏或稍密的须根。叶条形,无柄,长3-8cm,宽3-10mm,先端钝圆,基部约1mm与托叶合生,但不形成叶鞘,叶缘多少呈浅波状,具疏或稍密的细锯齿。穗状花序顶生,具花2-4轮。花果期4-7月。

  

菹草为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生于池塘、湖泊、溪流中,静水池塘或沟渠较多,水体多呈微酸至中性。分布我国南北各省,为世界广布种。可做鱼虾的饲料或绿肥。

菹草生命周期于多数水生植物不同,它在秋季发芽,冬春生长,4~5月开花结果,夏季6月后逐渐衰退腐烂,同时形成鳞枝(冬芽)以度过不适环境。冬芽坚硬,边缘具有齿,形如松果,在水温适宜时在开始萌发生长。

二、麦黄草的栽培方法

1、种籽撒播

9月~11月,直接撒播麦黄草籽(麦黄角)在水中,水位30公分左右,每亩6斤左右。块播,每块宽4米左右,后留4米宽的空白区。也可与吃不败

[《不败》是**电视剧《爱上巧克力》的主题曲。]

混播,麦黄角播2米宽,隔4米栽1大兜吃不败(吃不败株距4~6米,每兜直径30公分左右),再隔4米播麦黄草,如此循环。

2、幼苗扦插

3月起,连根拨出幼苗,带根插入。不建议作为主养水草,建议作为配草使用。直接补入空白处即可。行株距1米*1米。

三、麦黄草的优势

1、时间早

麦黄草为秋播植物,9月起即可播种,3月份时,生长已极为茂盛,为早批虾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生活环境。

2、适应性强

麦黄草是本土植物,在各地均有自然种群生存。因此,各地播种后,很快会适应当地的环境,在当地生存繁衍。所以,不用担心适不适应的问题。

3、种籽不易被食

麦黄角坚硬,边缘具有齿,形如松果,不论是鱼,还是虾蟹,都不会去食用。所以,种籽一旦形成,生存能力极强。

4、可口性强

与吃不败相比,麦黄草要鲜嫩得多,所以,在麦黄草和吃不败同处一池时,缺食时小龙虾首先会吃掉麦黄草。

5、可控性强

麦黄草移栽时,主要靠根部来生存。因此,一旦连根拨起,其残存下来的无根茎叶便不能生存。这与吃不败、灯笼草等的繁殖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6、抗病害能力强

在自然状态下,麦黄草很少发病,也很少有虫害。因此,麦黄草的抗病害的能力是很强的。

7、净化能力强

由于麦黄草生长速度快,需要的营养物质多,所以,其吸污能力及净化水质的能力强,同时,根部吸收底泥中的大量营养元素,间接起到了改底的功效。

四、麦黄草的危害

1、极易封塘

麦黄草因其适应性强,抗病害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特别是早春没有其它水草存在的状态下,种群优势极大,若不加以控制,很容易疯长,导致封塘。这是要特别予以重视的,一定要提前预防。

2、次年麦黄角成灾

因麦黄角不易被食,因此,形成麦黄角后,很容易生存下来,次年留下来的麦黄角会非常多。所以,要么在形成麦黄角之前除掉大部分麦黄草,要么形成麦黄角后捞出一部分。当然,麦黄角太多时,也可以对外销售。

3、死亡时坏水严重

进入6月,麦黄草进入衰败期,此时也正值高温,如果前期任由麦黄草生长,这时,麦黄草将会逐渐大量死亡败坏水质,若不提前处理,必成大害。

以上分析为笔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通联:应城市

[应城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孝感市区西南,位于武汉、襄樊、荆沙大三角经济区域的中心点,市境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45公里,国土总面积1103.38平方公里,人口64万,其中城区面积14平方公里,人口13-yingchengshi]

胡一生水产平台胡升翔

地址:应城市古城大道17一4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