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季气温[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air temperature)。]比往年偏高,是典型的暖冬天气。目前外海[外海是指本国海面以外的地方。]冰层[冰层,读音bīng céng,汉语词语,解释为水面冻结而成的厚冰。]已经融化,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冰层约15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20厘米,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0.6℃~0.2℃,海参[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已经出现摄食现象。进入3月份以后,气温升高,养殖池塘由于冰层逐渐融化,冰下水温会出现先暖后冷再暖的过程,此过程受外界气温变化影响较大,此时池塘海参养殖病害发生率会有所上升。
下面针对2月份、3月份的气候及往年同期发生的情况做一个分析预警,供技术员及养殖业者参考。
情况分析
2月份气温逐步回升,池塘内冰层厚度逐渐减小,池塘冰层表面出现化冻[化冻,拼音是huà dò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冰河融化,大地解冻。]情况,由于大风席卷泥沙覆盖化冻冰层表面,形成乌冰,造成水中的浮游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池中溶解氧下降,水质底质出现恶化,海参易出现肿嘴、化皮等情况。
3月初随着气温上升和光照周期及强度的增加池塘开始融冰[影片《融冰》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感化犯罪嫌疑人的感人故事。],融冰期从池塘内部冰下开始,此时一般池塘水温可达7℃~8℃,而融冰后水温会下降到3℃~5℃,如遇大风降温天气水温会下降更多,很可能对海参造成伤害。
冰层融冰后会在水层表面20厘米~40厘米处形成低盐水[盐水,常指海水或普通盐(NaCl)溶液。]层造成水体分层现象,低盐水环境可诱发海参腐皮病[腐皮病是由单泡杆菌感染引起的。]。
建议采取的措施
1.开春时随着冰层的融化,水环境的改变,由于越冬期较长,海参体内的营养物质消耗较大,体质较虚弱,这时期需投喂适口、营养丰富的饵料,以尽快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
2.造成水体分层现象时应及时排掉表面低盐水层并及时投放抗应激类药物,提高海参自身抵抗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3.适时投放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或者聚维酮碘对海参池进行全面消毒。
另外,外海海冰基本化冻,外海水质由于化冰产生理化指标的改变,与育苗室水差异明显,如果盲目进新潮水,苗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摄食不旺盛、肿嘴,甚至化皮等情况。建议育苗室倒池前几天换一部分水,倒池时再从原池往新池倒一部分老水,温和换水,尽量减少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