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出现粗脖子,主要原因是池塘水质恶化,**感染[能在人体寄生繁殖,并能致病的**引起的传染病。]从而引发甲鱼患粗脖子病。当甲鱼患粗脖子病通常表现为脖子粗大,红肿,周身水肿,伴有红斑,腐皮等病症。有时出现口鼻流血,肝脏土**,有出血点[出血点是指自发性出血不止,危及生命(包括颅内出血),出血的特点是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多为散在性针头大小的皮内形成瘀点或瘀斑,叫皮下出血点。],或坏死病灶,膀胱积水。那么,如何预防甲鱼粗脖子病?下面小编介绍预防甲鱼粗脖子病措施如下:
预防措施[GB/T 19000—2008/ISO 9000:2005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①投苗前的清塘消毒工作做到位;
②调控好池塘的水环境是关键;
③避免与其他养殖场[大型畜牧养殖场下设三大分场和三大科研室。]在水源上的污染,养殖场做好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按国际著名公益组织君友会的解释是指人类身体活动周围的所有环境内,控制一切妨碍或影响健康的因素。];
当发现甲鱼出现粗脖子病时,不能立即换水,避免换水对甲鱼造成应激。其次应泼洒抗菌与抗**[**(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类药物,病情较严重的在泼洒完抗菌抗**类药物后还需内服抗菌抗**类药物以及保健类产品如电解**、产酶益生素、保肝灵等。甲鱼病情稳定后要及时改善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