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488]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横山镇一罗氏

[罗氏始创于1896年,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在制药和诊断领域是世界领先的以研发为基础,以创新驱动的健康事业公司之一。]

沼虾

[沼虾,属于长臂虾科(Palaemonidae)、沼虾属(Macrobrachium)。]

养殖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

冬棚养殖罗氏沼虾大量死亡,检出虾血细胞虹彩**(SHIV)

池塘,面积7亩,平均水深1.5m,配备3台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见图1)。该养殖池塘罗氏沼虾2018年9月4日放苗,11月3日盖棚,11月上旬从原塘(母塘)过塘13万尾到该养殖池塘进行养殖。目前平均规格40头/斤。投喂饲料,吃完就喂,每天投料大约40斤。

12月15日开始发病

[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

,当时水温约22℃,每天可见到死亡虾1~2尾。

12月下旬到1月10日连续15天左右*雨天

[《*雨天》是依然痿糟猫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17K小说网。]

,天气转晴之后,开始出现大量死亡,严重时每天死亡100斤左右。

2019年1月12日,利洋药店技术员从该养殖池塘取4尾发病罗氏沼虾送研究所进行检测,经检测,送检样品白斑症**(WSSV)、罗氏沼虾诺达**(MrNV)均呈*性,虾血细胞

[血细胞又称“血球”,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能随血液的流动遍及全身。]

虹彩**

[虹彩**科包括许多从昆虫和其它一些动物分离的胞浆型 DNA **。]

(SHIV)呈阳性(见图2)。进一步对阳性样品PCR产物进行测序,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其与GenBank中虾血细胞虹彩**(SHIV)序列同源性为100%。

1月15日下午5点到该养殖池塘现场调查。截止15日,该养殖池塘共计死虾1000斤左右,而母塘养殖的罗氏沼虾未发病。简易测试盒测定水质指标:pH值8.2、氨氮0.60mg/L、**酸盐0.15mg/L;哈希溶氧仪测定水温24.1℃,上层溶解氧

[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

8.29mg/L、下层溶解氧8.35mg/L。在池塘的四周可见少量趴边的罗氏沼虾。从塘边兜起1尾趴边虾,从塘中捞5尾病虾,外观虾体微微发红,空肠空胃,肝胰腺发黄(见图3);6只虾中3只虾触角腺呈“白点”状(见图4)。分别从6尾虾的肝胰腺接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取鳃、肝胰腺和肌肉分别用95%酒精和波恩氏液固定保存,带回实验室做**检测和组织病理切片

[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通常将病变组织包埋在石蜡块里,用切片机切成薄片,再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显微镜进一步检查病变。]

观察。另外从隔壁的原塘中取3尾罗氏沼虾用95%酒精固定做**检测。

结果:6尾发病罗氏沼虾中有2尾分离大量细菌(见图5),分离菌经16SrRNA测序初步鉴定为柠檬酸杆菌属的细菌。利用实验室建立的PCR方法进行检测,采集的9尾罗氏沼虾白斑综合症**(WSSV)、罗氏沼虾诺达**(MrNV)均呈*性;发病池塘采集的6尾罗氏沼虾虾血细胞虹彩**(SHIV)呈阳性,从未发病的原塘采集的3尾罗氏沼虾虾血细胞虹彩**(SHIV)呈*性(见图6)。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发病虾肝胰腺多有腺管崩解,少量的增生及坏死的细胞;肌肉组织比较正常,有局部组织坏死的情况;鳃组织淤血、出血、水肿较重,有增生、坏死,个别可见气泡;触角腺组织多有坏死。肝胰腺、鳃、触角腺均可观察到胞质包涵体(见图7)。

1月16日,出虾。截止1月23日,原塘(母塘)罗氏沼虾一直正常。

分析:1、2015年我们对罗氏沼虾冬棚养殖期间大量死亡进行调查(见【病例363】),本次调查的案例与上次的发病症状、流行特点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基本相同,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和PCR**检测结果,参考相关资料(KathyF.J.Tang2007,LiangQiu2017)初步诊断罗氏沼虾发病都是虾血细胞虹彩**病引起。

2、与其他对虾**病发病过程一样,都有诱发因素,本病例发病可能与养殖过程中直接加外塘水有关,连续*雨天后突然转晴死亡量快速增加,天气剧烈变化加重死亡。(利洋研究所雷燕戚瑞荣利洋水产药店横山店肖子生提供2019.01.24)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