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鳍症
『病因』多因鱼体擦伤[擦伤是钝性致伤物与皮肤表皮层摩擦而造成的以表皮剥脱为主要改变的损伤,又称表皮剥脱,是开放伤中最轻的一类创伤。]后,伤口感染鳗弧菌而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
『症状』发病时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的背鳍、臀鳍、胸鳍和尾鳍先变浊白,1~2天后逐渐充血发红直至溃烂[溃烂,指伤口或溃疡处因感染病菌而化脓。]。严重时,鳍部组织可完全烂掉而出现缺损,躯干部肌肉组织[肌肉组织由特殊分化的肌细胞构成,许多肌细胞**在一起,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肌束,其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纤维分布。]也由于大量充血呈紫红色[紫红色是纯紫色+玫瑰红而得到的颜色 紫红色一般不与其他很花哨、很深的颜色搭配 搭配黄,蓝,红(紫红)或者浅色小碎花不错 烟灰-zihongse]。个别患病鱼会出现吻部发红及溃疡现象。病鱼从鳍呈现浊白到溃烂乃至死亡仅需3~4天,属急性死亡。
『流行情况』该病多发生于苗期和养成初期,以体长20cm以下幼鱼最为常见,传播极快,死亡率可达80%~90%。
『防治及处理措施』降低养殖密度,提高抗病力,以减少发病机会;加强吸污,加大换水量,以保持池底清洁和良好的水质;适时分池,细心操作和搬运,防止鱼体擦伤;发现病鱼应尽快隔离,对死鱼作掩埋或焚烧处理。治疗使用喹酸15~20mg/kg鱼体重拌饵口服,每天1次,连续口服3~5天;同时用喹酸按1~3×10-6水体浓度药浴[药浴对人体具有独到功效,自古以来一直受医学界重视。],每天1次,连续药浴2~3天,每次药浴时间在3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