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

养殖规模逐步增加,但南美白对虾病害流行仍不容乐观,有近50%的养殖虾池不同程度地出现病害,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地损失。因此,有效地控制和防治病害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途径。

  1、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上的“预防为主”方针,是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也是预防事故的最有效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之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综合防治

  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从池塘水质、苗种、饲料及日常管理多方面入手,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保证无毒健康虾苗进入养殖环境,放苗前作好清塘消毒,放苗后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增强南美白对虾的抗病能力。在养殖过程中,做到定期改良养虾池中的底质状况,如采用“三合一”底质改良剂:即平炉渣、活性碳

[活性碳,又称活性炭。]

和沸石复合制剂(平炉渣含有**亚铁,可有效转化池底的硫化氢、活性碳和沸石可大量吸氨,减轻池底污染程度),抑制对虾传染性

[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

病原的繁殖。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保持合理的养殖容量可以有效控制病原体的繁衍。

  2、合理准确地使用药物

  正确地使用药物,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病害造成的损失,因此,药物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抗**

[**(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药物可以有效阻断**的核酸合成,从而有效抑制**的繁殖。如针对“拖拉**”综合症,采用多种中草药中提取的复合抗**药物——“白虾红体消”治疗,有明显作用;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

[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是一种高效价的新型消毒剂,用其消毒发病水体,可在短时间、低浓度下迅速**或抑制致病原,能有效地控制南美白对虾暴发性传染病的发生。

  3、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在水体中使用有益微生物菌群(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及蛭弧菌等的复合制剂和枯草杆菌等),可以加速水体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

[硝酸HNO3与金属反应形成的盐类。]

,硝酸盐则被浮游生物有效利用,改善水质及底质环境;同时由于高剂量投入,有益菌群在水体中短时间内形成优势种群,抑制了其它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可以将继发**染源控制在较低水平,从而间接控制了对虾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微生态制剂不能与消毒剂和抗生素同时使用,一般用药3天后等药性基本消失再使用,半个月内不需换水。

  4、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是指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的应用

  生物制品在南美白对虾的疾病防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如免疫多糖、β-葡聚糖和生物活性物质对对虾的病害控制具有明显的作用。免疫增强剂的使用既能提高对虾成活率

[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

又能显著促进生长,同时能减少抗生素类药物的用量,有利于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南美白虾养殖过程中使用生物制品,可以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减少病害感染,从而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活率。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