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
一些能够分解几丁质[壳多糖(chitin)又称几丁质。]的细菌。
2、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
病蟹甲壳上有数目不定的黑褐色溃疡[溃疡,是指皮肤或黏膜表面组织的限局性缺损、溃烂,其表面常复盖有脓液、坏死组织或痂皮,愈后遗有瘢痕,可由感染、外伤、结节或肿瘤的破溃等所致,其大小、形态、深浅、发展过程等也不一致。]性斑点,在蟹的腹面较为常见。早期症状为一些褐色斑点,斑点中心稍凹下,呈微红褐色。到晚期溃疡的斑点扩大,互相联结成为形状不规则[不规则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意思。]的大斑,中心处有较深的溃疡,边缘变为黑色。溃疡一般在蟹蜕壳后可消失。
3、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流行于成蟹和越冬期的蟹,在池塘底质发黑、淤泥多的情况下易于发生。该病一般情况不会造成致命性危害,但影响梭子蟹[梭子蟹,有些地方俗称“白蟹”。]的品质。
4、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
养殖过程中定期用三氯异氰尿、二溴海因等消毒剂[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消毒水体,能够有效防治该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