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中间培育的虾池应配备足够的充氧保温设施,管理技术如下:
1.放苗前的消毒要进满水进行,用浓度为50毫克/升的漂**浸泡2~3天。
2.消毒后用80目筛网进水,有条件的可在进水口
[进水口,是输水建筑物和深式泄水建筑物的首部建筑。]处设置消毒装置,用碘消毒剂
[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或含氯消毒剂对海水进行消毒,经监测药效消失后接种单胞藻
[藻类是植物界最低等的一个门类,因为它们的细胞内含有叶绿素或其他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作有机养料,营**生活并主要以细胞**的方式进行繁殖,所以藻类属于自养型真核生物,其中单细胞藻类,由于它们的个体微小,仅由一个细胞组成,肉眼难以看到,一般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所以在分类学上习惯把单细胞藻类列入微生物的范畴。]。
3.移植饵料生物时要注意选择品种,不要带入个体较大的动物和鱼卵,如果当地此时自然海水中无合适种类应该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亲体的性产物达到成熟、排放和产出,并使受精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为苗种的过程。]一些放入,饵料投喂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疫。
4.投喂优质饵料,每日6~8次,日投喂量(以鲜重计)为对虾体重的15~100%,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的幼虾对饵料的蛋白质要求高于成虾,因此要投喂专为幼虾制造的配合饵料和确定无**感染
[能在人体寄生繁殖,并能致病的**引起的传染病。]的鲜活饵料。
5.加强水质管理,根据水质监测报告和池内生物组成情况及时调节水质,采取的方式包括:换水、充气、投放水质保护剂
[保护剂是指对金属、非金属或复合材料表面进行保护的液状物质,使材料表**有某些特殊功能如耐酸碱、耐盐雾、耐水、耐磨、耐溶剂或特殊气体、耐老化、耐紫外线、耐高温、耐低温、耐振动、防滑、减摩、防静电、防潮气、防污、绝缘、导电、导热、绝热、阻燃等。]和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口腔,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等。
6.中间培育池出苗后应重新清池消毒,才可用于继续培养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