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

养殖前期,即投苗后的20~30天内,可使用60目锥形网添水,逐日向池内添水,每天可添加5厘米左右,待池塘水位提高到1.5~2米,可根据水质

[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

情况适时换水

[《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

南美白对虾养殖养成期的水质调控技术

。在7、8月高温季节,要加深池水,并根据水质状况,每2~3天换水10~20厘米以上,改用20目锥形网换水。养殖后期池底污染加重,可根据水质状况,维持或增加换水量,改用网目为0.5~1.0厘米的聚乙烯合股线锥形网进水。通过添换水,还可调节盐度,促进对虾蜕壳和生长,并能补充一些饵料生物。

换水时,要事先检查进水网是否破损,网框是否松动。排水闸

[排泄洪涝渍水的水闸,又称排涝闸。]

门安装16~18目平板网及半径为6~10米的半圆形围网,后者在排水闸内侧,以防排水时对虾**到网上。换水时,应先排出部分陈水,再行进水,也可边排边进。水质太差的虾池,一次排水量不能太多,以免使水太浅时,含氧量下降,造成对虾死亡。换水时应注意水源水质状况,当水源水质恶化,赤潮生物大量涌来,要停止换水。在目前**性虾病尚无有效对策的情况下,池内虾体携带**(但未发作)生存的可能性较大,若换水过于频繁,或一次添换水量过大,使环境变化对虾类的胁迫作用加强,加大了其应激反应

[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

的频率和强度,从而减弱了对虾的免疫功能和抗病力,极易诱发**病。因此,虾农往往使换水量大大减少。有的投苗前一次加满水,整个养成期不再换水。有的一次纳水后,在**病易发期不换水,相对安全期间或换些水。

在充气精养虾池之中,换水量也较正常时大有减少,但由于充氧的替代作用,也能维持较高的密度和产量。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