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蜇养殖管理
1.海蜇放苗
放苗前准备:池塘蓄水后使用[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渔水旺•速肥型(每桶10~15亩)或渔水旺·093(800~1000g/亩)进行快速肥水,培养[培养(péi yǎng),意思是指以适宜的条件促使其发生、成长和繁殖,也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有益藻类。
放苗:山东、辽宁沿海地区一般为5月中旬,池塘水温一般在18~20℃,放苗前1天使用水自然•解毒[解毒 中医名词。]专用[专用,拼音为zhuān yòng,汉语词语,是指专门用于,专项使用的意思。](每瓶3亩)进行水体解毒,配合益倍康•应激专用(每包2~3亩)和益倍康•免疫专用(每包2~3亩)泼洒。
2、水质调节
养殖初期:保持池水水质相对稳定,一般情况下,放苗后7~10天之内无须换水,保持水深0.7米左右;放苗一周后,保持每天加水250px,直至池塘最高水位。水体透明度控制在40~50厘米,使水色呈黄绿色(硅藻和绿藻的混合色)。若水色清淡,可添、换20~30厘米的新鲜海水,并使用渔水旺•速肥型(每桶10~15亩)或渔水旺·093(800~1000g/亩)进行快速肥水,培养有益藻类。
养殖中期:每天换水20~30厘米,定期使用水自然•EM(每桶8~10亩),底益净•降解型(每袋10~15亩)改良底质,调控水质。底质发黑发臭时,使用底益净•除臭型(每包3亩)进行处理。
养殖后期:加大换水量,定期使用水自然•解毒专用(每瓶3亩)、水自然•EM(每桶8~10亩)解毒调水,底益净•降解型(每袋10~15亩)或底益净•除臭型(每包3亩)改良底质。勿使水温、盐度等理化因子变化过大,防止局部水体盐度过低而造成海蜇死亡。
3、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投喂
饵料投喂方案1:杂鱼虾磨浆后,添加水自然•肠康专用(10~15毫升/公斤饲料)密封发酵6~8小时,配合使用渔水旺•速肥型(每桶10亩),一方面培养轮虫、卤虫、桡足类等小型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的动物类群。],另一方面为海蜇补充饵料。
饵料培养方案2:早晚弱光时,少量多次的使用渔水旺•速肥型(每桶15亩)配合酵母(每亩15克)、益维多利·091(每包2~3亩)均匀泼洒,直接培养轮虫、卤虫、桡足类等小型浮游动物,间接地为海蜇补充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