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水库,一般的解释为“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可以利用来灌溉、发电、防洪和养鱼。]养鱼要想获得高产,养殖户们必须加强对水库的管理。那么,养殖户们应该怎样做呢?本文为大家介绍了中小型水库养鱼高产技术,养殖户们可以仔细了解一下,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提高鱼产量。
小型水库养鱼高产技术
1 、综合养殖模式
小型水库综合养殖主要是建立一个以鱼为主,畜禽为辅的水陆有机结合的生态养殖体系,即建立库边建舍养猪、鸭、鸡或鹅,水中养鱼的立体综合体系。猪、鸭、鹅粪入库肥水,可增加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促进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的繁衍生长,为鱼提供丰富的饵料,使物质能量得以多重利用,形成良性循环。
2 、科学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投放大规格、多品种、足量的优质鱼苗(种)是小型水库养鱼获得高产的关键。
( 1 ) 投入大规格鱼种 其规格为:鲢、鳙鱼 50 ~ 75 克 / 尾,草鱼 70 ~ 100 克 / 尾,鲤、鳊鱼 50 克 / 尾,鲫鱼 30 克 / 尾。
( 2 ) 多品种混养 根据鱼类彼此间食性和生活水层的不同进行选择和搭配。其搭配比例为:鲢、鳙鱼 50% ,草、鳊鱼 26% ,鲤、鲫鱼 24% .
( 3 )鱼种放养量 要根据水库条件而定,但不要超过水体的承受能力,实行合理密养。一般每亩水面放养 500 尾左右。
3 、合理投饵[ ...]和施肥 小型水库养鱼要获得高产、,单靠水库中的天然饵料是不够的,必须增投人工饵料。施肥时,猪、鸭粪一般不直接施放,要先经发酵,但少量的猪粪可采用水力冲入库内。
4 、建好拦鱼设施 基础设施要建好,否则会因水库鱼类大量逃逸而影响成鱼回捕率。水库拦鱼设施可用尼龙网、竹梢、铁丝网、钢筋栅等建造。其网目或间距视放养鱼种的规格而定。
5 、做好鱼病防治工作 一是坚持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消毒;二是鱼种下库之前用 5% 食盐溶液清洗鱼体约5分钟,草鱼种需注射**进行免疫预防;三是定期泼洒药物;四是投喂药饵和食场挂篓等。
6 、实施轮捕轮放 小型水库实行轮捕轮放一般采取一次放足、分次捕捞、捕大留小、边捕边放的措施。
中型水库养鱼高产技术要点
一、改善条件。从养殖的角度考虑:水库好座落在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处;大坝和库底不漏水;溢洪道和排水管设置拦鱼栅或拦鱼网;清除库底树木树桩等杂物;可能会发生农鱼争水矛盾的水库要确定低保鱼水位线;通电通简易公路;高产水库还应安装增氧机。
二、彻底消毒。蓄水前平整和夯实水库斜坡和坝脚。防止渗漏水;要消除新建水库第一次养鱼不会发病或鱼病少的错误认识,放养鱼种前10天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消灭鱼类的病虫害和改良水库底质。方法是:干库(水深10-20米)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化水全库匀洒;或带水(1米)按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化水全库匀洒。
三、尽早蓄水。水库水源主要来源于下雨。水源不能做到按需随时供给,因此必须尽早塞管蓄水,保证晚不迟于3月底前有足够的水放养鱼种。
四、施好基肥。放养鱼种前,每亩投足畜禽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200-400公斤。干池分数堆堆放在库底边坡浅水处发酵,让肥水自由扩散;已蓄水水库则在库边挖数个小土池堆放有机肥发酵后施入;发酵后的有机肥可直接泼人水库。基肥好在消毒前施足为好。如不是以花白鲢为主放养结构,或采取的鱼鸭(猪)混养的方式,则不需施用基肥。
五、合理放种。新建水库鱼种投放应做到:草食性鱼为主,肥水性和杂食性鱼为辅;多养中上层鱼类,少养底层鱼类。放养数量要根据水面面积、水源状况、增氧设备。鱼种大小和养殖技术综合考虑。一般按每亩水面(指能常年稳定保水水位时水面面积)放大规格鱼种500-1000尾,产量200-500公斤。鱼种搭配比例:草鱼团头鲂60%、鲢鳙30%、鲫鱼及其它鱼10%.鱼种规格:草鱼每公斤10尾以下、团头鲂每公斤15-25尾、鲢鳙鱼每公斤10-20尾。
六、科学投饵。投喂饵料总的指导思想是“抓两头重中间”,即早春晚秋季节以喂精料为主,投饵数量少,而投喂重点在鱼类生长旺季的6-9月份,这期间饵料数量质量都要求更高。早春和晚秋每天投饵一次,以配合颗粒饲料或饼粕类饵料为主;6-9月每天投饵二次,上午下午各一次,先喂草料,后喂配合料或饼粕类料。同时按“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三看”(看天气看水质看鱼吃食情况)方法操作投饵。
七、巧施追肥。虽然养殖草食性鱼为主,除主喂草料外,也需经常巧施追肥,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增强水体自身产氧能力和增加鲢鳙等鱼的天然饵料,也能加快泥水沉淀速度。追肥仍以发酵后的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少量多次投放,有机肥每次每亩100kg左右,并根据水质、天气、水温灵活增减,保持水呈茶褐色、草绿色、综**或酱红色,且有显著的早中晚水色变化。透明度30-45cm.追肥应避开暴雨时间,以免肥水随洪水流失而浪费。
八、石灰调水。新建水库养鱼泥水混浊,影响鱼的呼吸和浮游生物的繁殖。每20-3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具有良好的沉泥清水效果,同时也起到预防鱼病的作用。用量是每亩每次20-30kg化水遍洒水面。
九、减少拉网。拖网作业极易使底泥浮起造成水混浊,应尽可能不拖网操作,如若确要拖网,好选用沉子少的网具。
十、改良环境。在坝面和边坡以及两旁的山坡以上种植黑麦草、苏丹草等,既能作为青饲料喂鱼,又能防止泥土被雨水冲洗流入水库而造成水体混浊。
以上就是关于水库养鱼高产技术的全部内容,希望通过上文,能够帮助养殖户们做好水库养鱼工作,提高渔民们的养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