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塘消毒。放苗前15天用生石灰

[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

100-150千克

[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

/亩彻底消毒,化浆后全池泼洒,1周后用40-50目的筛网过滤进水,再用5-20千克/亩漂**对水消毒水体,初次进水深度30-60厘米

[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

零换水养殖南美白对虾

二、肥水

[肥水是汉语词汇,拼音féi shuǐ ,意思是水名。]

培饵

1、无机肥:尿素2-3千克/亩,磷肥1-1.5千克/亩。3-5天追肥1次,用量为首次的1/3,上午9-10时施肥。

2、豆浆:每亩水面用10千克黄豆浸泡磨浆泼洒,2-3天后续泼1次。

3、肥水素培水:用生物肥水宝、高效肥水素等,用量1-2千克/亩。透明度

[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

30-40厘米,水色呈黄绿或黄褐色。“需要注意的是: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

食性较广,在幼体和虾苗阶段既捕食浮游动物,又能摄取水中的浮游植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成虾阶段以摄食颗粒饲料、豆粕为主,南美白对虾对饲料中蛋白含量的要求为20-30%,同时,对豆粕中植物蛋白吸收率高于罗氏沼虾和中国对虾。

三、水质

[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

调节

水质调节的方法有:⑴加水,虾苗放入培育池的初期,每天向池内加水3-5厘米,以逐渐降低盐度,水深达0.8-1米时,虾苗对淡水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后,一次性把水加到1.2-1.5米深。⑵增氧,每天早晚要坚持开增氧机增氧,以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溶氧。*雨天更要24小时不间断充气。⑶适当降低放养密度,以获得大个体的成虾。⑷与别的种类混养,套养泥鳅和少量鲢鳙鱼可起到增氧和净化水质的目的。⑸控水,虾苗下塘后如长期投喂饲料,会出现水质过肥,和采用生物制剂

[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

改良水质,如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

四、水质管理

1、早期管理。放苗后1个月内以加水为主,一般每2-3天加水5-10厘米,直至水深达1.5米以上,并辅以使用生物制剂,以改良池水环境。

2、中、后期管理。⑴施用光合细菌。虾池施用后能迅速消除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有机酸等有害物质,平衡酸碱度,改善池水质量。⑵净水EM菌应用。多种异样活菌,弥补了光合细菌不能直接利用大分子有机物和生物尸体、残饵、粪便的不足,并有**、硝化、反硝化、解磷、固氮等作用。不仅能净化水质,而且为单胞藻

[藻类是植物界最低等的一个门类,因为它们的细胞内含有叶绿素或其他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作有机养料,营**生活并主要以细胞**的方式进行繁殖,所以藻类属于自养型真核生物,其中单细胞藻类,由于它们的个体微小,仅由一个细胞组成,肉眼难以看到,一般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所以在分类学上习惯把单细胞藻类列入微生物的范畴。]

的繁殖提供了营养。该菌在池中大量繁殖,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减少虾病。⑶主养塘,应定期施用PSB或其他生物制剂来改良水质。PSB每周1次用4×10-6浓度的菌液全池泼洒,或拌食投喂,用量为投饲量的5%。⑷掌握透明度与pH值。放养初期,虾池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中、后期为35-40厘米;养殖期间,每隔20天左右施用生石灰1次,每亩5-10千克,使pH值稳定在7-8,以增加池水钙质,满足青虾脱壳生长需要。

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勤开机、勤巡塘,认真做好饲养管理记录,定期检测虾体质量和生长情况,进行水环境主要因子监测。同时还要合理施肥,以繁殖单胞藻类,维持其合理的种群密度,确保水体正常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实现生态调控。

五、零换水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办理***时需要注意的方面。]

⑴优点:省力(人力和物力)、财力(降低了成本)。特别在严重缺水的地区有其实用价值。⑵缺点:水质不易把握,易缺氧,需随时监控和及时调节水质。⑶注意事项:由于蒸发和池中各种物质消耗,除雨水外还需适时添加新水。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