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就中国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与日本对虾在苗种繁育的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比较。
一、亲虾
[亲虾用作繁殖虾苗的已达性成熟的雄虾和雌虾。]培育
[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1、亲虾来源:中国对虾的亲虾来源主要经养殖虾越冬培育而成,俗称越冬虾,也有自然海区捕捞的亲虾;而日本对虾育苗所用亲虾全部来源于自然海区捕捞。
2、暂养水温:中国对虾亲虾暂养温度一般首先控制在14℃以下,这有利于亲虾的恢复,然后再逐步升温至18℃,促进性腺的发育成熟;日本对虾亲虾则首先控温在16℃左右,再逐渐升至20℃,最终升温至24~25℃,最高不超过27℃,以防蜕皮。
3、光照:中国对虾亲虾培育光照强度在500Lx以下即可,而日本对虾则需要完全黑暗。
4、饵料
[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清池、换水
[《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亲虾的饵料相同,主要有沙蚕,蛤类,鱼肉等。中国对虾亲虾暂养池
[暂养池是指用来短期饲养水产养殖动物苗种或成品的水池或池塘。]一般1~2天就要彻底清池换水一次,以保证良好的水质环境条件;日本对虾亲虾暂养池3~4天吸污清池一次,换水约1/3~1/2,因而日本对虾亲虾暂养培育期间池水较浑浊,水质较肥,这与中国对虾亲虾暂养、培育等对水质的要求完全不同,应在培育阶段十分注意。
5、促熟:日本对虾亲虾必须以摘除眼柄的方法,结合温度、光照、盐度及饵料调控才能促进性腺的发育成熟;而中国对虾只要温度、光照、盐度、饵料等满足生态要求即可使亲体的性腺成熟。
二、产卵
中国对虾亲虾的培育池由于每日清污、换水,水质状况良好。所以可以兼做产卵池使用。而日本对虾亲虾培育池的池水十分浑浊且有大量有机物,影响虾卵的受精率。故不可兼做产卵池,必须另备产卵池,在每日晚9点以前将性腺成熟度好的亲虾选入产卵池待产。另外,在产卵温度上,中国对虾一般控制在18~20℃,而日本对虾控制在20~25℃。
三、幼体
[ ...]培育
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在胚胎及幼体发育的不同之处,主要是温、盐二因子。生产上中国对虾胚胎发育温度一般控制在20℃左右,日本对虾则需25℃以上,一般控制在27~28℃,20℃为其发育下限温度。
盐度是影响幼体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子。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幼体在对盐度的适应特征上是相似的。即在早期的胚胎发育中适应盐度的范围比较狭窄。随着幼体的发育对盐度适应的范围逐渐加大。但二者的适应范围不尽相同。日本对虾幼体发育要求比较高的盐度,这在育苗生产中应十分注意。
在幼体培育过程中,除温、盐二因子以外,饵料系列与换水量等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也有一定差异,中国对虾幼体一般遵循溞状Ⅰ期采用单胞藻
[藻类是植物界最低等的一个门类,因为它们的细胞内含有叶绿素或其他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作有机养料,营**生活并主要以细胞**的方式进行繁殖,所以藻类属于自养型真核生物,其中单细胞藻类,由于它们的个体微小,仅由一个细胞组成,肉眼难以看到,一般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所以在分类学上习惯把单细胞藻类列入微生物的范畴。]、藻粉、酵母等饵料;从溞状Ⅱ期到糠虾Ⅰ期采用轮虫为主,单胞藻、藻粉为辅的饵料;从糠虾Ⅱ期到仔虾2天以卤虫幼体为主,单胞藻、轮虫为辅的饵料;仔虾2天后以卤虫幼体为辅,成体为主的饵料直至出池,这样一个饵料序列。由于轮虫、卤虫成体来自于天然水域,夹有细菌、原生动物及大量的污物,因此必须在溞状Ⅱ期或Ⅲ期就开始换水,并随着饵料量的增大,换水量也逐渐加大;日本对虾幼体的饵料在溞状Ⅰ期至糠虾Ⅱ期一直采用虾片加对虾幼体配合饵料,能有效地控制饵料的投喂量,故一般在糠虾Ⅲ期以前不换水、不加水,在糠虾Ⅲ期到仔虾第5天这一阶段采用虾片+配合饵料+卤虫幼体的饵料系列,能达到理想的育苗效果,在糠虾Ⅲ期加水至仔虾期,在仔虾三天后每日换水1/5~1/4,并吸污,不采用大排大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