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春季摄食期应注意的问题,你知道吗?


春季[四季之一。]是海参[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最主要的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期,摄食时间长,海参长势快。但春季摄食期仍有很多问题[问题,指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题目;事态的严重性足以引人研究讨论,或尚待解决者。]容易被忽视,导致海参关键时期并没有增产。下面介绍春季海参常见问题,并制定处理方案。

问题一:肠炎[肠炎是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

海参肠炎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因为海参为粗养模式,并没有像精养鱼、虾那样重视肠道问题,因为肠炎影响海参生长的问题比比皆是。春季海参肠炎表现为:打弯、拖便、发硬,遇到这些问题,需要注意海参肠道的调理。

拖便,主要是饲料蛋白过高,海参难消化,特别是长草的圈,化冰后就能看到草上或者附近的海参拖便很严重。打弯,属于海参出现明显肠炎的症状表现,如出现发硬,海参基本上就不进食或者进食很少,也就是体质[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最差的时候。

对于春季海参肠炎情况,建议:1.改底解底毒,防止海参摄食底层**变质的有机物出现肠炎;2.摄食前期尽量不要投喂高蛋白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3.适当补充发酵饵料(如“利苗多”),促进海参消化吸收。

图1海参在草上,出现拖便现象

图2海参打弯,发硬

问题二:持续性肿嘴

海参肿嘴分为白嘴和黑嘴,白嘴主要表现为石灰环外凸,黑嘴是摄食**发黑的有机质引起。肿嘴导致海参停止摄食,持续的肿嘴,海参体质逐渐变弱,之后出现发硬,严重的出现吐肠、化皮。

对于春季海参肿嘴,建议:1.定期改底解底毒(“底居安15kg”+“底加氧15kg”各1包/30亩,每10-15天使用1次),防止海参摄食性肿嘴;2.减少外因引起的应激[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如药物、大风、大换水等强**[针灸疗法术语。];3.定期使用聚维酮碘(“永乐碘”3亩/瓶,预防用量)消毒,可预防和治疗海参肿嘴问题。

图3海参应激性肿嘴,石灰环外凸

问题三:吐肠

海参大面积吐肠是在4月末到5月初,也就是在海参摄食最高峰时期发生,每年都会造成很多海参提前结束摄食,发生吐肠的海参也会开始逐渐损失。海参受到外界**,如敌害、药物等引起应激,海参体质一点点变差,最终出现吐肠。

对于春季海参吐肠,建议:1.观察海参摄食情况,定期补充“激活”2亩/袋,增强海参体质;2.减少摄食期强**,如大换水、杀敌害、杀草等;3.定期“利苗多”5-10亩/袋,促进海参摄食,减少摄食消化问题。

图4海参吐肠

问题四:水浑(今年格外严重)

水浑分三种:杂质水浑、藻类多水肥水浑、藻类和杂质参杂,最多见也是最难处理的就是藻类和杂质参杂的水浑,水浑的一个好处是控草,但水浑却影响海参生长。水浑,透明度差,光照弱导致海参摄食底栖藻类,繁殖差;底层温度上升慢,海参出礁晚;且水浑的池塘,海参不好观察。

对于摄食期水浑,建议:1.必要时还是要选择杀鱼、清水类药物清水,但要做好解毒、抗应激工作,避免海参中毒、应激;2.根据检测水浑情况对症处理,避免盲目尝试;3.处理水浑后要定期改底,减少返底情况,并且做好控草准备,避免水清长草风险。

图5水清海参摄食好,易观察

问题五:pH值高

海参最适pH值在8.2-8.4,而pH值达到8.6以上,海参就会表现出摄食差,严重的出现发黑、发硬情况。对于水质指标,pH值是海参养殖最基础的水质指标,所以在海参摄食期,要时常关注pH值的高低。

对于摄食期pH值高,建议:1.找到pH值高的原因,对症处理,必要时还是需要杀草或杀藻,处理后及时“碧水安5kg”15亩/瓶解毒,防止海参中毒;2.可适当换水缓解,配合有机酸调节;3.增强海参体质(“激活”2亩/袋),缓解海参状态差。

图6海参发硬、发黑

问题六:饵料投喂

观察这几年海参投喂饵料情况,发现多数投喂的饵料蛋白过高、投喂过多,导致之后的养殖问题频发。

对于春季摄食期投喂饵料,建议:1.饵料选择发酵料“利苗多”,促消化、促摄食,提高饵料利用率;2.少量多次投喂,保证摄食需要,避免投喂过多加重池底负担;3.饵料选择大厂家,保证饵料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海参春季摄食期,是海参一年生长最快、时间最长的时期,避免因为以上问题影响海参生长,养殖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海参圈的具体情况,提前做好预防及处理,让海参在春季摄食期快长,缩短养殖周期,增加产量,提高收益。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