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中,南美

[南美**位于西半球的南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滨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

有3个容易发病

[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

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三个最佳防病阶段

阶段。第一个容易发病阶段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这个阶段发病的主要是放早苗的南美白对虾,一般规格在5厘米~7厘米,水温在23℃~25℃。由于大多数养殖户担心过早投饵容易污染池底,败坏水质,所以投饵量往往严重不足。一些养殖户仅用少量豆饼供虾充饥,虾的体质极差,容易染病。有些养殖户在放苗后即投喂螺蚬等鲜活饵料,常因对鲜活饵料处理不严格,大量浆汁被带入虾池,使水质变差,虾病极易发生。

  第二个容易发病阶段在7月中下旬。这个阶段早放苗的南美白对虾规格在8厘米~9厘米,晚放苗的规格多在6厘米~7厘米。此阶段池水日平均温度在27℃以上。在天气晴朗、水质优良、投喂合理的情况下,虾一般不会发病。如果气候异常,出现连续*雨,温度聚降,则虾病很快会发生流行。连续*雨、日平均水温在24℃~27℃。正是南美白对虾容易发病的温度。

  第三个容易发病阶段在8月底至9月上旬。这个阶段随着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投饵量不断加大,水质逐渐老化,残饵和排泄物增多,病原菌数量大大增加,虾池底质恶化,水质难以控制,聚缩虫病和白斑病

[白斑病,是医学上对以皮肤白斑为主要症状的一些疾病的统称。]

等病害极易发生。

  南美白对虾一旦发病,特别是暴发流行病,很难用药物防治。只有以防为主,针对南美白对虾3个易发病时段,采取“清洁源头,稳定中期环境,避开最后一个发病期”的措施,才能减少虾病发生。

  1.选购健壮虾苗,经中间暂养后计数入池。

  2.严格控水,采取封闭或半封闭养殖。

  3.合理投饵,控制投量。每次投喂后2小时饱胃虾占70%为宜,尽量少用或不用鲜活饵料,减少池水污染。

  4.创造良好、稳定的生存环境。在多数情况下,只要避免环境恶化,即使虾体内带有**,也不会大量发病。放苗前池塘应严格消毒和清整。进入6月份,定期用生石灰消毒,在饵料中添加土霉素

[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

和中药。

  5.无论是用早苗还是用晚苗养虾,到8月中旬,虾规格一般都在9厘米以上,此时应及时收捕,以避开第三个发病期。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