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烂体病症是罗非鱼常见的病之一,该病传染快、死亡率高,一般发生在越冬期间,主要是由于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过高、水温不稳定、水质**及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的。其病原体[病原体(pathogens)指可造**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为嗜水气单胞菌的一个亚种。

患有烂体病的罗非鱼

其主要症状为:发病初期,病灶部位充血、红肿,随着病情加重,病灶周围鳞片松动、竖起,并逐渐脱落,露出坏死的白色表皮,严重时病灶处骨骼外露。解剖病鱼,可见肝脏颜色变暗呈褐色,胆囊明显肿大,且颜色变深呈墨绿色。

罗非鱼烂体病症的防治

防治措施

1、控制放养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体载鱼量在10公斤以内即可。

2、放养前用4 %的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浸浴10 分钟,以杀灭病原体。

3、用优氯净[优氯净的化学成分为二氯异氰尿酸钠,为有机氯消毒剂,白色晶体,性质稳定,有效氯60%左右,水溶液稳定性较差。]泼洒鱼池,起到消毒的作用。

4、及时隔离病鱼,并稳定池水温度,调节好水质。

5、病情严重时,内服“鱼康达”或“克菌威”等药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