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持续高温,福建东山地区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养殖过程中,很多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都会出现纤毛虫
[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多的现象,这也是让很多养殖户头疼的问题,我们现在就针对纤毛虫多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一套科学的应对方案。
一、纤毛虫带来的养殖现象:
1、经常见虾有“扒沙”症状,捉虾时可见虾体头胸甲
[头胸甲,是汉语词汇,拼音是tóu xiōng jiǎ,一般指被覆动物体表的坚硬结构。]上有发黄、发青的絮状物
[基本解释 1.悬浮于液体或从液体中沉淀的小而松散之物料凝结块。],对虾游泳足发黄,虾蜕壳困难等。经镜检后发现虾鳃、头胸甲、步足、游泳足等部位均见有大量纤毛虫附着。
2、有时塘边底皮及虾罾上附着有大量粘稠或成块的脏东西,也预示着对虾可能已经有大量纤毛虫附着,此时应及时到药店检查。
3、寄生纤毛虫的虾易营养**、脱壳不随。
二、纤毛虫发生的主要原因:
1、没有定期改底,饲料、肥料、残饵粪便等在池塘底部越积越多,底部缺氧发臭,此时易生纤毛虫。
2、经常使用膏状肥水产品肥水,肥水快速,水色往往绿爽、好看,但是由于可以被纤毛虫摄食的小型藻类大量繁殖,会造成纤毛虫大量发生,同时造成水体
[水体 ,水的集合体。]有机污染物
[污染物,英文为pollutant。]过多,水体溶氧偏低,水质恶化滋生纤毛虫。
3、使用絮凝剂
[絮凝剂按照其化学成分总体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类。]改底,致使过量有机质
[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淤积池底,引发纤毛虫繁殖。
4、水变或倒水后没有正确及时改底。
三、如何预防:
1、早期投喂粉料的过程中,配合生态活性饵料“利饵多+水产诱食酵母”,可以稳定水体,加快有机质分解,减少污染。
2、多增氧。增氧是池塘生物生存的前提,很多微生物必须在溶氧充足的条件下才能才能生存。
3、勤改底。使用“底居安”“福地安”降解污染物,交叉使用效果好,在改底的同时较好的预防纤毛虫病的发生。
4、水体环境变化时,及时使用“激活”和“活力钙”补钙抗应激,脱壳时促进虾迅速硬壳。好的体质,本身就可以抵抗纤毛虫的侵害。
杨建于巧志的水产养殖